第(1/3)頁 朱常洛陪著萬歷皇帝到了西山皇莊的別院。 此時的天色已經暗沉了下來,天際之上已經有若干星辰閃閃發光。 萬歷皇帝看著天上的星星說道:“明天定是一個大晴天。” 朱常洛回道:“父皇所言極是。今晚的星星都出來了,烏云自然也都消散,明日一定也會是一個絕好的天氣。” 萬歷皇帝笑道:“可惜明天你還要繼續忙于政務,朕明天帶著校兒去看西山運動會了。” 聽到萬歷皇帝說西山運動會,朱常洛不禁莞爾。 這個時節正好就是西山運動會開始的時候,不冷不熱剛剛好。 再過段時間,夏日的驕陽就會熱火噴涌,這京師也就不會這么熱鬧了。 所有人都會用盡辦法的降溫消暑,而朱常洛和萬歷皇帝就會在此之前帶著后宮的妃嬪和文武大臣浩浩蕩蕩的去夏都北戴河辦公。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此事依然成為了定例,再也沒有人議論北戴河如何如何,他們都會在這個時候期盼著自己能夠被選中侍駕北戴河。 因為,去過北戴河的官員都知道北戴河有多舒服,跟酷熱難耐的京師一比,那里簡直就是天堂。 享受習慣了的士大夫們,沒理由放著舒適的環境不要,偏偏汗流浹背的在京中辦公的。 畢竟有些口號也就是喊喊而已,真要長時間的堅持,那還真的需要一份強大的定力才行的。 朱常洛說道:“今年的運動會與往年不同,今年兒臣把薊縣軍校和天津衛海軍學校也拉進來了。加上西山三院和宗學,一共有六個院校參加,想必一定會很熱鬧的。” 萬歷皇帝說道:“干得漂亮,像這種運動會就是人多才好玩。就不是知道這次的第一名宗學能不能保住了。” 說到宗學,其實挺好玩的。 西山宗學是朱常洛特地開辦的宗室學堂,在這里上學的都是宗室子弟,這些人讀書不咋地,運動細胞倒是挺厲害的。 自從朱常洛聯合了西山三院和宗學辦起了這場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后,宗學子弟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天天的把大把時間抽出來訓練各個比賽項目。 以至于每年運動會比賽的時候,得第一名最多的就是宗學子弟。 所以,現在宗學的宗室子弟們一聽到運動會要開始了,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激動。 因為,這在他們看來,這是他們證明自己的機會! 看到宗學子弟都這么熱衷體育運動,朱常洛都差點要給宗學改名叫體育學校了。 可惜的是,體育在古代并不是受重視,甚至還會被人做是玩物喪志的運動。 但是,朱常洛依然堅持。 朱常洛堅持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為了提高西山三院的學生身體素質。 讓他們不至于像國子監學生一樣手無縛雞之力的空談大道理。 畢竟,他們要干的事情是要付出相當大一部分時間和經歷用于實際試驗的。 面對如此高強度的試驗和實踐活動,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做基礎,哪怎么能行? 所以,朱常洛也就強令西山三院的學生和宗學的宗室子弟們一起比賽,一起舉辦運動會。 同時,也可以利用這樣活動,提高這些人集體榮譽感。 朱常洛道:“在一些傳統的項目上,宗學可能會還繼續保持優勢。但是像長跑之類的項目,兒臣覺得可能薊縣軍校和天津衛海軍學校會出其不意的成為一匹黑馬。” 萬歷皇帝眼睛一亮,問道:“這是為何?” 朱常洛說道:“負重長跑這是薊縣軍校和天津衛海軍學校的日常訓練科目。宗學的宗室子弟們或許也有個別善于長跑,耐性極佳的人。但是,對上軍校之中這些專門長期負重訓練的學員們,他們可能就難說了。” 萬歷皇帝聽完朱常洛的話,不由的點頭認同,“確實如此。宗學的宗室子弟們確實可能會在這一塊比不上軍校學員。但是,朕以為今年的第一還是宗學莫屬!” 朱常洛笑了笑,“父皇英明!畢竟,這是軍校第一次參加,在已經熟練了多次比賽的三院一宗面前,肯定是比賽經驗不足的。所以,今年的名次,應該和往年差不多。” “不過,今年兒臣引進了一個全新的比賽。兒臣稱之為足球!這是兒臣脫胎于蹴鞠發明出來的新運動。這場運動是第一次登場運動會,所以,有了這場運動之后,今年的運動會可能就會格外的不同。” 萬歷皇帝好奇的問道:“蹴鞠?足球?那不是婦人才玩的嗎?” 朱常洛解釋道:“父皇,兒臣把規則改了,原來的蹴鞠玩的都是顛球之列的炫技之術。兒臣,參考了一下唐宋之時的蹴鞠和馬球玩法之后,加以改進,使其成為了一種對抗性極強的運動。” “兒臣,這個運動最大的特點就是戰術配合,若是能夠有一個好的戰術策略,絕對是可以大殺四方的。若是,雙方勢均力敵的話,可能一場下來都不會進一個球,而且還能讓人血脈噴張的陷入到比賽的激情之中。” “若是,這次西山三院及宗學和薊縣軍校,天津衛海軍學校踢的好,反響也足夠熱烈。兒臣打算在西山皇莊成立足球聯賽,讓各行各業的人都參與其中。我們再建幾處標準的足球場開門售票,讓那些喜歡足球運動的人買票看比賽!” 萬歷皇帝聽到最后的時候,眼睛又亮了。 這個想法簡直完美! 居然還能賣票賺錢,這怎么沒想到呢? 萬歷皇帝說道:“好,這個點子不錯。朕很喜歡!” 朱常洛說道:“父皇,這還不算完。等到參與的人多起來的后,兒臣就讓西山皇莊成立一家競猜機構,允許百姓們小額購買比賽輸贏及對戰分數的彩盤。” “到時,兒臣估計這一波的收入一年至少也能有幾十萬兩白銀不止!如果,這個范圍輻射的足夠大,甚至會更多。” 萬歷皇帝聽完朱常洛的這個想法后,簡直嘆為觀止! 這掙錢的法子真的是層出不窮,比自己當初收礦稅的玩法要好太多了。 當初自己堅持礦稅的時候,幾乎都被百官指著鼻子罵了。 為此萬歷皇帝折進去了一個心腹大太監。 但是,這依然沒有擋住萬歷皇帝收礦稅的決心! 因為,萬歷皇帝太清楚沒有錢寸步難行的道理了。 西南土司之亂需要銀子平定,寧夏哱拜之亂也需要銀子平定。 還有宮里宮外的眾多開銷,也都需要大量的銀子的支撐。 指望戶部出錢,結果戶部不僅是一毛不拔,連在京官員的俸祿都發出來。 見到此情此景,身為大明皇帝萬歷,他豈能不著急? 所以,在張誠等大太監的攛掇之下,萬歷皇帝把目光瞄準到了礦稅之上! 而之所以會選擇礦稅,并不是因為礦稅好收。 而是因為收礦稅是有法理支撐的! 按照太祖皇帝立下的祖制和國策,大明境內的礦山資源都是屬于朝廷,屬于皇家的。 萬歷皇帝收礦稅那是在執行太祖皇帝的祖制! 可惜的是,這條祖制執行起來實在是太艱難了,很多官員都為此上疏懇求萬歷皇帝能夠罷免礦稅,不要與民爭利。 但是,萬歷皇帝不為所動,因為,缺錢的人是他,并不是這些“為民請命”的百官們。 所以,萬歷皇帝堅持礦稅的國策,并派出無數太監作為礦稅使去到去全國各地的礦山收稅。 在此期間,也確實激起莫大的民憤,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好的,因為銀子收回來了。 所以,萬歷皇帝也就繼續堅持了。 不然的話,這個家還真不好當,這個皇帝還真不好干。 現在,雖然萬歷皇帝的主要收入也不靠這些礦稅來支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