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確定完了國債的權責之后,朱常洛的心情是無比愉悅的。 這也算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的插手大明金融制度體系建立了。 國債。 這個不過是朱常洛的一個噱頭而已。 其實,他就是想借國債之名,重建一下大明的金融體系。 這些國債被發出去,它們就是一張張具有財富符號的紙幣。 如果,運作得當,朱常洛就等于是間接的掌控了大明未來的金融體系發展。 到時候,手上有權,手下有人,兜里有錢,再想變革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時,那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所以,朱常洛對此是無比期待的。 對于,這些國債,也就是紙幣的面額,朱常洛也早就想好了。 首先不能發行大額,因為大額紙幣的如果發行過量,就會直接導致金融體系的崩潰。而且,大額紙幣還影響流通性。 所以,要控制面值。 在朱常洛的設想中,最大的面值就是一兩,最小的就是一文。 中間在搞一些面值500文,200文,100文,50文,10文的就行了。 這些面值雖然看著不夠刺激,但是,這個面值絕對是最符合流通性的。 朱常洛原來也在西山皇莊試驗過一段時間的代金券。 但是,由于沒有好的統籌和計劃,朱常洛發行出來的代金券,也就一直沒有真正的被排上用場。 凡是拿到這些代金券的人,在他們的潛意識里,這種代金券就是優惠券,不是錢。 所以,代金券的發行對朱常洛來說無疑是一次失敗的金融嘗試。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已經拉上了內閣,并且準備實行銀本位的剛性兌付制度,所以,朱常洛認為,這次必定成功! 畢竟,這一次的規模是空前的,而且,還有西山皇莊托底,并且實行銀本位的制度,絕對是可以把這個市場給盤活的。 所以,對此朱常洛有信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