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等薛大山安慰,寧氏突然如同打了雞血一樣:“上次不是有人來我們村里收雞收鴨嗎?你還記得那人是哪里來的吧!” 薛大山點頭:“記得,怎么了?” 寧氏:“你記不記得那人說過他常年都要收購大量的雞鴨,我們回去后買些雞仔鴨仔來喂吧,雖然現在有些來不及了,但是我們盡可能的給寧兒攢些嫁妝吧。” 薛大山沒有拒絕,直接點頭應好。 幾天后,兩人回到薛家村。 看到家里被收拾得井井有條,薛大山和寧氏真心的感謝薛老二。 應付掉那些好奇他們這段時間去了哪里的村民們,薛大山和寧氏先花錢把屋后面的竹林租了下來,然后買來魚網將竹林給圍起來,最后分別買回五百只小雞仔和五百只小鴨仔喂養。 雖然他們的房子很是偏僻,但是這一番動作卻沒能瞞住村民們。 不少村民以為他們有了什么發財的路子,紛紛找上門來打聽。 對于這個,薛大山和寧氏倒是沒有隱瞞,就說家里孩子大了,想給兩孩子多掙一些聘禮和嫁妝。 至于喂養的那些雞鴨到時候往哪里賣? 那個前段時間來村子里收購雞鴨的男人說過,以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過來。 只要大家愿意養,不怕沒地方賣。 再怎么說,養雞養鴨也不如種地辛苦,而且養得好了,回報率絕對要比種地大。 事實上自從上次那個男人來村里收購后,村里不少人家都養了雞鴨,只是大家心里有所顧忌,不像薛大山和寧氏一樣一出手就玩這么大而已。 如今看到薛大山和寧氏這么有魄力,倒是有一部分的村民受影響,回去后默默的加大了養殖量。 薛二山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擴大養殖,薛二山直接將家底給掏了出來全部買了雞仔。 薛來娣覺得她爹瘋掉了,這么多雞仔買回來,想讓它們安全無虞的長大可不容易。 薛二山不以為意:“一只雞是養,一百只雞也是養,鄉下人哪里有不會養雞的?” 薛來娣:“……” 她倒是從小養雞,但是她真沒一口氣養過這么多雞。 說實話她心里有些虛。 鑒于親爹態度堅定,薛來娣也不好說什么,只能盡心盡力的照顧著家里的小雞仔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