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23 名揚應天府-《我成了大明勛戚》


    第(1/3)頁

    明朝科舉仕途不止對于功名有要求,同樣對于排名也有很高要求。

    比如最終殿試成績可分為一甲、二甲、三甲,雖同為進士,但日后前程可謂是天壤之別。

    一甲進士可進入翰林院,被授官翰林修撰、編修等職位。而翰林院素來被稱為“儲相”之地,這群人將是未來大明內閣成員有力競爭者!

    二甲、三甲中年輕且成績優異者,也有機會入翰林院任庶吉士,這步被稱之為“選館”。只是相對于一甲,升遷機會要差許多,進入內閣的希望更是渺茫。

    至于二甲、三甲中的平庸者,基本上都是外派為官,別說入大明內閣了,極大概率一輩子連中央都混不進。

    如果把一甲、二甲、三甲看做現代一本、二本、三本差別的話,那么蔭監的學歷,幾乎就等同于專升本。

    明清有個普遍的共識,把“蔭監”與“捐監”,直接認定為“雜流”。就算能考中進士,地位也較為低。

    原因很簡單,但凡自己有點能力本事的,都不會選擇走蔭監這條路。哪怕到時候成績優秀,“第一學歷”決定命運,主考官也會戴有色眼鏡排斥蔭監,很難被選中為頭甲,更別想進入大明權利中心了。

    除非朱勇可以達到后來張居正那樣的權勢,直接逆天改命空降狀元頭銜。否則文官集團的主考官,可不吃勛戚子弟蔭監那一套。

    “那你志向又止于哪步?”

    對視著沈憶宸的目光,朱勇仿佛看見了一團炙熱的火焰。這種不加掩飾的狂妄野心,從奉天靖難之后,他已經多年未見。

    沒想到再一次看到,會在被自己放棄的兒子身上,真是有種諷刺意味。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沈憶宸用了后世李鴻章的一句詩詞,來表達了自己的抱負。

    這首詩是李鴻章二十一歲時,以優等生身份入京師國子監所著,雖然蔭監跟貢監同為監生,但一個是靠祖上蒙蔭,另一卻憑實力,不可同日而語。

    不說人品政績如何,單論文學角度這句詩意氣風發,豪情壯志,大有天下公爵舍我其誰,長河史書唯我是著之意。

    沈憶宸就是要告訴朱勇,自己不愿意未來的人生,局限于堆砌成國公府這座高宅的“磚瓦”。

    封侯拜相青史留名,才是大丈夫所求!

    “好!”

    “那你就讓我看看,是否能如魏國公徐達一脈那樣,一門兩公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加查县| 清涧县| 东台市| 崇明县| 阿坝| 三穗县| 鹤山市| 呼伦贝尔市| 瑞丽市| 义马市| 静海县| 隆昌县| 沁水县| 榕江县| 临西县| 鹤壁市| 沁水县| 镇平县| 正安县| 内丘县| 奉化市| 裕民县| 泗洪县| 衡南县| 怀远县| 桦南县| 栖霞市| 阳江市| 大冶市| 新晃| 保德县| 平远县| 丹江口市| 昌邑市| 图们市| 孟津县| 柏乡县| 博湖县| 镇康县|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