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討論諸如‘什么是正義’、‘什么是善’這類問題時,蘇格拉底采取的姿態是:他什么都不懂,需要別人進行指導。” “蘇格拉底佯裝無知,誘使別人詳細闡明他們在這類抽象概念上的觀點。” “然后,他用一系列貌似無知的問題,迫使他們陷入自相矛盾的混亂境地,以至于他們最終不得不屈服:只能承認,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東西。” “正是雅典人不可思議的寬宏大量,才讓他們把這種事情忍了幾十年。直到蘇格拉底70歲時,他們才終于忍無可忍,逼他服毒自盡。” ——艾薩克·阿西莫夫,《asimov on science》(章節:【錯誤的相對性】) ...... 命題1:夏蓋蟲族不是人。 命題2:人類的善惡道德源自人類的思維。 結論:夏蓋蟲族的善惡道德與人類的思維無關。 古典式三段論,很神奇吧? 域外天魔、異星生命、不可名狀、萌萌海星,稱呼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 但表達的意思都統一明確:它們不是人。 若是正統的科幻故事,在涉及到‘外星人’題材時,人類與非人之間的社會差異、思維沖突、技術路線、族群命運,這些宏大敘事下的激烈矛盾便是最大的看點。 然而宏大敘事與個人英雄主義——通俗文學體裁之中最成功、最久經不衰、商業市場前景成熟的劇情范式——是互相沖突的。 用1萬字來敘述主角的‘成功過程’,被稱作推進劇情。 用1萬字來描述世界的‘客觀環境’,被稱作水字數、堆設定。 雖無奈,但請理解: 客觀事物不以“主角”的意志為轉移——就像某位土木魔鬼,1萬字了還在打灰修路沒空出場——王國的宮廷也好,教會的圣城也罷,世界本就是自然而然地發展著,片刻不停歇。 顯而易見的事實:當“主角們”在奮斗、在干活、在‘推進劇情’的時候, “反派們”也在奮斗、在干活、在‘推進劇情’。 好人在卷,壞人也得卷吶。 唯有死人不用卷。 當然了,由于幾乎不存在能與“反派”共情的讀者群體,用于敘述它們的‘成功過程’的劇情,盡量得精簡字數。 啥?真有人想看15萬字的《反派種田故事會》?不會吧不會吧? 咳,言簡意賅,不水字數,咱們把視角放到夏蓋妖蟲的身上。 首先,非常違反直覺——【夏蓋妖蟲】盡管聽起來像是“奇幻種族”,但實際上這種在星際間流浪的“蟲族”,是根正苗綠的“科幻種族”。 這里不再贅述它們曾經的母星(擁有雙子綠色太陽的夏蓋星)是因何毀滅的。 幸存的夏蓋們各奔東西, 星際難民船的遙遠流浪。 其中一支隊伍,抵達了這處晶壁系的偏僻行星——夏蓋蟲族的幸運,本土生命的不幸。 生存之爭,只看屁股。 夏蓋妖蟲的族群之中,主要分為兩個派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