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嘭嘭嘭! 嘭嘭嘭! 冷爸快步到門口,拍門,以為自家女兒在房間里面是發生了什么意外事兒。 冷泠是起身把門打開,冷爸也由此看到了女兒在干什么:電腦屏幕上閃現的畫面,挺青男靚女的模樣,只是,撲面而來的一股旋律,卻是靈異得令人發毛。 沒有唱歌聲,全是純旋律。 時而凄厲靈通,時而激靈迷心。 最后在如山水潑墨畫一般的背景上,逐漸顯示出“聊齋志異系列之陸判”一行大字。 就連“第一集”,都做成書畫里的刻章模樣。 很有質感。 只是聽著這旋律,冷爸愕然,自家的乖女兒這是在看恐怖片?他的印象里,自己的乖囡囡不是看恐怖片的性格吶,難道是鍛煉膽量? 于是就問:“囡囡,你這是看的什么呀?” 冷泠將碗放到自家老爹手上,俏生生答:“聊齋?哎呀,我剛才就是突然被嚇了一跳,不許再拍門!” 聊...聊齋,冷爸錯愕,回頭望向自己的妻子。 冷媽雙手往兩邊無奈攤開,一幅“我怎么知道”的模樣...... 冷家發生的這一幕,是一角縮影。 時刻關注《新聊齋志異》首播的,還有這部劇的主演和主創人員們,要知道這部劇可是以單元劇為形式的,參演人較多,在這一晚,他們也都在關注著這部劇的收視。 比如:小黃哥。 這會兒,房間里,黃驍明就騎坐在跑步自行車上,不停的踩著踏板,在他一旁,現任經紀人情不自禁的感慨道:“這背景音樂,水準很高嘛。” 黃驍明停下運動,是擦了一把汗珠說道:“聽說是唐人那位簽約男藝人的手下,他飾演的小倩部分劇本也是他寫的,挺有才的一個。” 他拍攝在前,林意進組在后,兩人在片場沒甚交集,不過他也是聽說劇里諸多背景音樂是出自于唐人那位年輕小哥的手筆。 經紀人點了點頭。 沒有說話。 只是心里感慨:圈子里更新換代的速度可太快了,這些個優質的年輕人如同韭菜般一茬一茬的冒出,總有幾個尤其粗壯的。 心里想著,這位經紀人的眼睛依舊停留在屏幕上,因為旋律漸止,這第一集開始了: 熙熙攘攘的神廟前,香火蒸騰。 人群摩肩接踵,廟門內外交頭接耳,主人公之一的朱爾旦出場,正拍手鼓掌,傻里傻氣。 不過,一上來吸引觀眾眼球的,是他的布衣妻子。就看著是憑借一根青綠大竹竿,在人群里騰躍轉挪,恍入無人之地。 “噫,這個挺好看。” 看到胳膊粗的大竹竿在香壇里拔出后,露出一根筆挺粗香,林家客廳的屏幕前,謝巧琴不由的贊嘆。 看著行云流水,動作賞心悅目,很有自己當年一手揮舞的搟面杖功夫。 林意也是第一次看到新聊齋播映出來的成品,由于網絡質量實在不比后世,這會兒即便是寬帶加持,也時不時會出現畫面暫停的現象。往往是重新加載過后,就已經是跳過了一截。這其中因為網絡導致的時不時暫停,也是衍生了不少瓦特畫面。例如,眼皮耷拉的小黃哥、嘴巴張大的張珂等等,屏幕上是出現了許多神奇一瞬。 這談論說話間,屏幕上因為是單元劇,劇情推進相對還緊湊,上香之后就是砍頭,一身麻衣白布舉著白帆的小黃哥出場了。對于父母一輩人而言,就很喜歡這種喊冤砍頭的戲份,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后就投入了進去...... 這是外省知道《新聊齋》將播出的關心人,才會去主動去了解、去收看。 而對于粵省諸多本土觀眾而言,他們的收看遠遠沒有借助網絡這么麻煩。在手機遠沒有占據茶語飯后主要時間的年代,這晚上,電視才是娛樂消遣的王道。 常常是一家人,桌上擺開一圈菜,圍繞著電視,邊吃飯,邊看著劇。 而作為省域范圍內風頭有時能蓋過本省衛視的頻道,珠江頻道就常常是諸多粵省家庭里會去鎖定的。它會播放本地發生的雞毛蒜皮新聞博得飯上談資,也會播一些粵里粵氣的劇去符合本省觀眾的品味。所以習慣性的電視打開后,這些省域覆蓋范圍內的觀眾,就會習慣性收看珠江頻道,若是放的不是中自己心意的,再去調換到其他臺。 比如這會兒,就有電子廠邊上一條街的小館子里。 小館子裝潢并不講究,桌面上的貼紙都已經看不出上面的人像,白熾燈打光后更感覺有那么一層亮晶晶的斑斕油光。小館子定位的吃飯群體也并不是高消費,大多都是對面電子廠里打螺絲的青年男女。而在臺前的房間左上角,還有一個大屁股電視,老板娘沒事兒做時,就喜歡一捧瓜子看電視等待進門的食客。 到了飯點兒,就有吃不動廠子里只有油星子漂浮的打工仔們,會溜達到這里叫一份豬腳飯,再挑上一點兒辣椒醬,伴上的一碗燙喉嚨的紫菜湯,讓肚皮圓潤。 店里空空寥寥,歇下來的老板娘,打開電視后,瞅著珠江頻道今晚播放的新劇《新聊齋》,就很是饒有興趣著,因為在她讀書的年紀,也曾流連于一些聊齋小故事。 這會兒電視上,小黃哥飾演的白郎,正在橋下楊柳里,與兩情相悅的小曼執手相看淚眼。 胡學姐的展顏一笑,還是相當可的。 習慣于在人間煙火里折返忙碌、手藝養家的老板娘,就這么被這種癡男怨女的情節看了進去。 她都沒留意都推門進來的食客。 剛進來的小黃毛,是盯著電視瞅了一會兒,問道:“老板,這放的啥呀?” 老板娘轉頭,放下手里的瓜子殼兒:“要吃份啥?這是新的劇,還挺好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