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靈青轉過身來,看著陷入感悟之中的三位弟子,手中萬化拂塵一掃,并將其送入靜室之中。 令其安心閉關,潛心參悟。 過了數日之后,三人出關前來拜見。 靈青令其起身之后,以洞真法眼仔細打量三人一番。 見其靈光通透、道運盎然,顯然是得了偌大的好處,彌補了先前根性的不足。 三人再經一番歷練,也有成仙的資格。 此全仗龜靈圣母將自己劫盡歸來的感悟贈予了三人。 而三人倒也爭氣,理解了這份感悟,相當于自己也經歷了萬千輪回,于其中圓滿了心性。 省了他們再經輪回之苦。 似這般感悟卻是罕見的很,畢竟很少有人能夠有龜靈圣母這般的經歷。 就算有人有這樣的經歷,卻也很少有人,能夠從其手中獲得這個機緣。 畢竟這種感悟只有在其劫盡歸來之時體悟,才是最好的。 而且還要與其有緣。 錯過了這個時辰,就算經歷了,也沒有這般的深刻,能夠改人心性。 修行看根性,但更看心性。 當初截教眾仙,不僅僅是輸在了根性上,更是輸在了心性上。 入了封神榜,雖然道行無法寸進,卻可以借此磨礪心性。 當其從封神榜中解脫之時,只需再經一番塵世,仍舊能夠保持心性,自可于輪回之中增長自身根性。 而靈機三人卻是省下了這個步驟,直接借龜靈圣母的感悟,完成了此節。 靈青不由贊喝道:“你等三人如今根基圓滿,可一望仙道矣!” 三人聞言也是心中大喜。 三人自修行始,便一路在靈青的指點下一路突飛猛進。 只是度過三劫之后,修至如今神仙境,便開始止步不前。 三人也知自身情況,這恐怕是自己無緣仙道,此生只能做個不入流的地仙了。 此乃自身之根性不足,他們倒也并無怨恨之處。 只想著潛心修行,以積功累德,待應劫轉世重修之后,能于下輩子再來一窺仙道。 哪曾想如今卻是得了龜靈師叔祖所贈的一番機緣之后,便已破開重重迷障,圓滿了心性。 靈青見靈機三人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便留在道清觀中,潛心教導了一番。 指點他們該如何修行,如何參悟仙道。 此事,連上九尊分身,他已經歷了十遍有余,此時講解起來自然是游刃有余,深入淺出。 靈機三人如今靈光通透,道運盎然,對于其中道理的理解也宛若神助一般。 在聽靈青講完道之后,三人心中對于自身該走何道路,也有了模糊的方向。 接下來只需細細打磨,夯實基礎,自然有其晉升之時。 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見三人已然心有明悟,接下來只需其自行以水磨功夫參悟便可。 靈青便辭了三人,與靈關道人等人相聚,又回了景明別府潛修。 時不時的,也回禹余天聽師父講道。 漸漸的,靈皇道果功德圓滿,只等自己的還虛之劫到來。 正此時,無當法師命忽的白鶴童子召他過去。 進了殿,一番拜見之后,無當法師起身帶著他一路出了禹余天,進了混沌之中。 走了不知多遠,來到一處小道觀前,攜靈青站立了一會,便有童子將兩人領了進去。 進入其中,但見其中樸素異常,只有一方碧游床上端坐著一位道人。 無當法師至臺前,稽首拜道:“弟子拜見師父,師父萬壽無疆!” 靈青也拜道:“弟子靈道清拜見師祖,師祖萬壽無疆!” 眼前這道人正是上清圣人,與封神時空的通天教主有所不同,身上氣息更顯大道之恢弘。 “起來吧。”上清圣人輕聲說道。 隨后打量了靈青一番,道:“你這童兒倒是好修為,心性、資質具足。 才短短幾許時日,便已修至如今境界,見得大道。” 靈青拜道:“師祖謬贊,弟子不過是一步一步,勤加修行罷了。” “能夠做到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而行,也足見你之不凡。” 上清圣人笑道:“既然來了,便聽一聽道。” 隨即開口講述大道之理。 此時在這座小道觀之中,卻沒有什么天花亂墜、地涌金蓮的異象。 只是那每一字、每一句、每個身形、每個動作…… 落在靈青的耳中、眼中都代表著大道之彰顯,讓他對于大道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不知過了幾許時日,上清圣人住口罷講,等他回過神來,問道:“不知伱還有什么疑問之處?” 靈青頓了頓后稽首問道:“弟子想知道,那一方時空之中最后結果如何了?” 上清圣人搖搖頭,說道:“沒有什么結果,那一番你只可將其當作一場戲便罷了,待你日后邁入大羅之后,自然會理解。” 靈青聞言也不再多問,不過他所不知道的是。 在通天教主將他們送走之后,那彌漫天地的紫氣,乃是代表著鴻鈞老祖的到來。 他方一出面便定住了誅仙四劍,令其落不下來。 又隨手將誅仙劍陣崩散所化的通天煞氣柱消弭,斷了其與封神劫數的聯系。 然后召集三位弟子,將三人各自申斥了一番。 只是,雖說此戰鬧成如今這步田地,通天教主難辭其咎。 然而此事起因,卻因靈青的一番操作,使得主因不在教主身上。 而準提道人不顧后果攪亂紅塵,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出爾反爾,他們也難辭其咎。 最后,鴻鈞老祖將各中緣由說開了之后,各打五十大板。 令幾位圣人各自商議,定下天數之后,便卸了教主之位,隨他前往紫霄宮中修行,徹底消弭了這樁糾紛。 無論是眾人看的《封神演義》,還是靈青等人經歷一番的封神時空,都不過是萬千可能中的一種而已。 在不同的時空之中,也有著截教反敗為勝的例子。 不過終歸是截教眾仙根性不足者眾多,無論如何,要起封神,少不得要截教眾仙來上榜應劫。 此乃大勢,就算上清圣人再有所不愿,也是無法。 畢竟他也不能令截教萬仙,盡數圓滿了心性不是? 能夠如同現在一般,在一場場劫數之中,為其挑選表現最好的一次作為定數,便也不枉師徒一場了。 隨后上清圣人又說道:“你在那里失去了一樁法寶,如今吾這做師祖的便補你一件。” 向一旁水火童兒吩咐道:“童兒,去后殿取了法寶來。” “是。”水火童兒應了一聲進入后殿,不一會便捧著四柄寶劍并一張圖走了出來。 上清圣人說道:“如今此寶于吾已然無用,便贈予你了。” 靈青見狀倒也不推辭,稽首拜道:“是,弟子多謝師祖!” 隨后從水火童子手中接過那誅仙四劍與陣圖,仔細的感悟了一番。 發現這正版的四劍與陣圖,確實不是自己先前所煉那劍陣能比的。 若是這四柄寶劍在廣成子、赤精子等四人手中,哪怕他有誅仙陣圖,也別想如先前那般將此寶毀掉。 這便是這先天而成的至寶之威力,同圣人一般,不磨不滅不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