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靈青又問道:“你說,若是他先前就忍痛放棄和母親、貞娘在一起,為了濟世而努力。 那他的母親和貞娘還會死嗎? 就像你我,你我的父母家人現在是什么情況?” 呂洞賓如實說道:“父母經鐘離師父點化,現在正在修行入門的口訣和心法。 幾個兄弟都已經功成名就,子嗣綿延,也按照父母的期望,開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靈青問道:“你也是八仙之一,費長房也是八仙之一,為什么兩家人的下場差距那么大? 難道是因為你是東華帝君轉世嗎?” 他也不等呂洞賓回答,就自問自答道:“并不是。 甚至正是因為你是東華帝君轉世,所以你的劫數比費長房的還要重。 但兩家的差距就在于,你將你的責任扛起來了,這樣你我的父母家人就不用承擔你的劫數了。 而他逃避自己的劫數,這劫數自然也就牽連到了他的家人。” 看著呂洞賓沉默不語,靈青也等了會,才又說道:“佛教有云: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道家也說,天道有循環,善惡有承負,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你做了善行,這善果或許不會落在你身上,但終歸有人會因此而收益。 而你做了惡行,天理昭彰,自有報應。 凡人只會在報應到頭之時,才會心生畏懼,才知道悔不當初。 甚至有人還會執迷不悟,覺得自己沒有做錯。 但我等應該明白,那樣于事無補,只有在惡因惡果尚未萌芽的時候就將其掐滅,才是正途。” 天仙最基本的能力,便是能夠見因知果,在事情未發生前,就知道這件事的后果是什么。 而地仙的修行,除了三災之外,還有諸多的磨難,這些磨難就是一步步的清凈心靈,一步步的令人邁向天仙的過程。 同時也是獲得這種能力的過程。 “這么說,你非要如此做了?” 如今雖說呂洞賓還沒有成為天仙,但他已經有了這樣的能力。 他明白,這樣的結果對費長房來說或許才是最好的。 但明白歸明白,不忍也是真心不忍。 要不然先賢們已經將世上所有的道理都說明白了,三界怎么還會有這么的苦難發生? 正是因為,道理明白了,但卻做不到,才有了諸般的劫難,諸般的爭執。 就像煙民,那煙盒之上都明晃晃的寫了“吸煙有害健康”。 卻仍有無數人視若無睹,甚至給自己找出諸般的理由和借口,還要嘲弄別人大驚小怪。 非是等到整個肺都黑了,才知道不該如此。 “如今百鬼就在我的手中,我也已經將其中的利害關系向他們說清了。 他們愿意不以仇恨之心啃食費長房,這樣就不會令這場劫數繼續延續。 待費長房轉世之后,他就能清清白白的去成仙了。”靈青說著掏出一個黑色的葫蘆,推到呂洞賓的面前。 飯團看書 看著他詫異的眼神道:“如今我將這個選擇交給你了。 你來決定,到時候要不要這么做。” 呂洞賓看著桌子上的葫蘆,伸了伸手,又縮了回去,如是三番之后。 他才一咬牙,將其拿了過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