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老道在劉府給人除了邪祟之后,劉員外贈了他幾十兩銀子。 然而銀子剛到手,他只是將銅磬從酒館中贖回來,又買了些米面放在觀中。 便拿著剩下的銀子又去賭錢去了,不出幾日輸了個磬盡。 沒奈何,他又將道冠新鞋抵當了出去。 雖說這幾日許仙煉成了一些辟谷丹。 但老道卻喜好吃酒吃肉,哪怕吃了辟谷丹也不耽誤他去買酒肉吃。 倒是清風幾個給許仙打下手,隨他煉丹,可以靠辟谷丹充饑,不用買米面了。 匆匆過了一月有余,靈青帶著幾人做了早課之后,開始同許仙講些醫理。 他雖然不是專一學醫的,但他從戰國副本中帶回來不少的醫家經典。 有見識過不少現代的醫學理念,用來教導許仙卻是綽綽有余的。 “治病如修行,講究陰陽平衡,配藥亦如煉丹,有君臣左使。 天生一物自有一物克之,同時天生一物也自有一物成之,此生克之理盡矣。 若要為人治病,當察知其體內陰陽五行之氣,而后多則損之,少則補之。 此為的是不損人身寶器。 然而有的病情嚴重危在旦夕,來不及慢慢的去調理。 那邊要直接切除病灶,雖會使得其身有缺,但普通人也不會去尋求大道,倒也無妨。 終究是救人一命。” “道長,若是我用自身的法力和煉的丹藥來救人,不也是能將其病灶消除? 這樣一來還不用損人身體。”許仙問道。 “有道是學道不學醫,道醫災禍多。 修行之人一旦學醫,若是久在紅塵便會在面對諸多苦難時起妄心。 一心想要憑借自身的道行和精湛的醫術,行逆天改命之舉。 然越是這般,卻是劫數越深,直至有朝一日被災劫累的身死道消,而世間仍有人受病痛之苦。” “那道長又如何愿教我學道,還不阻止我學醫?” “其實學道之人,無論是否主動學醫,隨著修行精深,必然是懂些醫理的。 但大多數道人治病,仍是或用符水之術,或用丹藥,而不是說醫理用藥石,你可知為何?” “不知。” “道遠人,符水丹藥乃是要人來求,方才可得。 靈是其誠心,不靈則是其心有不誠,怨不得旁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