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通過特事部與道佛兩家各脈,對于因果、承負的解析與探索。 大家發現,除了生靈劫數來臨之時,任何殺生的行為都會伴隨著原罪惡果的誕生。 無論人類找了多么的正當理由,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罪惡之人當處以死刑等等等等。 但那都只是人主觀的想法,并不代表著天地的法則。 非是其劫數來臨,該當身死之時,將其殺死就會有罪孽誕生。 就如蕭墨一般,此時要殺他也不是不可以,但其如今不在劫數之內,殺之定然會有惡果誕生。 不僅如此,他身上的罪也并沒有完全消失,而是散落在天地間,由其他人或生靈承受。 如此一來,不僅沒有消除蕭墨身上的罪,反而世間又增加了一重“殺死蕭墨的罪”,需要有人來承擔這個“惡”。 一命還一命,今日特事部殺他,明日就有可能有人因其死所誕生的惡果而被殺,來消此番罪孽。 這個人可能并不是什么惡人,甚至有可能會是一個大善人。 因此有的人覺得不殺不足以警戒世人,而另一部分人則并不提倡殺人。 除非行刑手乃是專門修的殺劫法門,能夠殺人不沾因果。 這樣也就不會有惡果的誕生,也就不會波及到無辜之人。 但這種法門不說難尋,就是尋到了也不敢輕易的讓人修煉啊。 這類功法的現世,基本上都會伴隨著無盡的殺劫。 為了殺罪犯而掀起一場殺劫,孰輕孰重大家還是能夠分的清楚的。 引起殺與不殺爭執的,不僅僅只是因蕭墨一人。 而是關系到了全國境內其他的罪犯,以及與往后對這種惡行處置的準則。 蕭墨只是趕上了一個特殊的時期,被當做了典型而已。 就這事上,產生分歧最大的是宗教聯盟和國術聯盟中的一部分人。 像是國術聯盟中兵家、法家之類的一些殺胚,才不管你什么承負、什么因果的。 罪孽轉移了又怎樣?但凡犯了該死之法,那就殺之以儆效尤。 這個國家絕對不泛那種秉承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理念的大德之輩。 就如武天通,若讓他萬惡加身、永墜無間,來換取世間之清明,他絕對毫無二話。 他們并不怕承受殺生之罪,甚至有些人連那些轉移的罪孽會波及無辜之人,他們也不會在乎。 他們只知道,除惡既能揚善,也能警惡。 相比于那些殺生之罪,那些惡人散落的罪孽。 在他們看來讓其他人受到驚醒之后,少犯罪孽才是真正的除惡。 這話本也沒錯,然宗教聯盟說不殺也不是非要廢死,而是貴生。 他們更多的顧慮是,一味的靠殺必然不能有效的解決世間罪孽堆積的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