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層道德約束,乃是所有人心中的善惡,在長時間的磨合之中,形成的一種共同的善惡理念。 這理念也沒有定式,黑山世界的道德與現實中的道德并不相同,甚至與山神世界、戰國世界都大不相同。 但不可避免的,這是人在行為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準則。 與其他生物無關。 靈青從來不是一個廣義上的善人,他只是自己內心之中的善人。 因此一些行為可能有悖于道德常理,但卻不違他心中之善。 只是人也是會變的。 靈青和燕赤霞的善惡觀無所謂對錯,與己而言只要篤而行之,皆為善。 就靈青此時看來,兩人的善惡觀,也可以說分別代表了出世和入世的理念。 別看燕赤霞一副心灰意冷,求道解脫的樣子,但他終究是無法離了紅塵靜心潛修的。 離了紅塵,他的道也就沒了。 說這些也只是為了說明,靈青欲要入世掌魯南宗教聯盟,那就免不了要在自己的善惡觀上加上一層道德約束。 而這一層道德約束的最低下限,便是普世的法律。 只是靈青等人都是有宗門的,宗門之中還有清規戒律。 有些地方,法律的約束或許要比宗門戒律強勢。 然而大多數情況下,對于門人道德的要求,宗門的戒律基本上都要比法律嚴厲的多了。 俗話說,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終古少完人。 而宗門戒律,道德約束,不僅論跡,也論心。 這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給自己,為了自己的修行。 但是人終究不是完人,須得時時約束,事事自省。 因此,靈青此次講道也是將宗門戒律與國家法律綜合一下。 以法律為最低底線,以戒律為心性修持之要求,大體的梳理了一下日后魯南宗教聯盟的行為準則。 以此來約束大家,警醒大家。 并言明,在一些弟子觸犯戒律而沒有觸犯法律的時候,宗門可以依據自家戒律予以處罰。 觸犯法律而沒有觸犯戒律的時候,則自覺的交于特事部依法處置。 而當其既觸犯了戒律,又觸犯了法律時,則要受到宗門與特事部的雙重懲戒,并由特事部監督執行。 他在戰國副本之中也曾參與制作天界的天規戒律,這些也都是手到擒來。 一番講解下來,讓張虎生等人不禁心生敬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