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已經將神明真身煉作護國神的諸侯,或者一些修行有成的百家弟子卻下意識的向靈國上空看去。 只見有大道化形定名、有浩然氣充沛、有循規蹈矩、有縱橫捭闔、有因敵制勝、有天下大獲等等。 然而再一看去,卻見其上混混沌沌仿佛天地未開,鴻蒙未辟一般。 此般景象雖是遠在天邊,但卻又仿佛近在眼前。 靈青就陷在這般景象之中,從鴻蒙到開辟,從定倫到道顯,繼而道終而又重回混沌。 一次次的不停輪回,一遍遍的經歷不同的天地。 在這個過程中,他仿佛見到有一朵朵天星不住的閃爍。 先是燈火如豆、微如毫末,繼而光芒大盛,到最后如同一道道亙古不滅的靈光。 任是天地成敗、生滅而不易不改。 他睜開雙眼,只見諸子圣賢已然停下論道,均看向明堂中懸浮閃爍的三百六十五沒天星寶珠。 “如今看來,此道當現!”見他醒來,莊子微微一笑道。 “那便依靈公之道吧。”孟子雙眼略一開闔,亦是開口說道。 “只是不知靈公打算如何行事?” “上古之時神人同居,圣人立神庭而統天地人神。 如今靈公既然凝天地之權而為神,那自是要經世定倫而開神朝。” 尹文子略有些高興的說道。 他修形名,若是靈青能夠如同上古三皇五帝般,建立人間神庭。 那么他所行之道便可化無形為有形,以名定大道,自此大道可期。 “正該如此。”慎子也點頭贊道。 靈神者,天地之勢也。 可與大道合,可為天地之法。 若是靈青能夠君臨眾神,便可衍化經綸,得天地大勢。 此正爲道之法,顯于勢也,亦合其道。 當下諸子見大勢已定,也紛紛以自身之道推演神朝架構,欲以借之將己道合大道。 就連孟子也出言道:“雖說靈神合道不易不改,但終是根源于萬民之念。 取之于民,自當用之于民。 且先前諸侯真身受萬民祈念所限,這靈神亦當有所限才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