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這樣一來,對他并沒有太大的好處。 因此,他打算在他即將離開這方世界的時候,再以這種方法收割一下諸神權柄神敕。 或者在他即將完成筑基,成就人仙的時候。 畢竟他遷延那么久,不就是為的要鑄就一個完美的道基嗎? 至于說諸侯王得了這法門之后,這天下將陷入何等的境地, 又與他何干? 畢竟,先前沒有這法門,當今這天下也沒好到哪里去。 諸圣降臨,傳播自家的學說,以致門人弟子為此攪動天下,誰又能說這影響就比他小了? 他們又豈能不知會有這番的結果? 只是天道無常, 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畢竟天若不取, 他這法門自然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當此時, 百家爭鳴,群星璀璨,華光照亮歷史長河,但日后又有幾多傳承了下來? 似許行這般的,僅在一些閑散的記錄中,讓人知道那華光盛世之中,有這么一個人的存在。 那被歷史遺忘的不知道又有多少。 靈青換回道袍,回到觀星臺上。 抬手打出兩道流光,直沖半空中靈明神君的神靈法域。 只見這里好似美玉雕琢而成的世界,其中的形狀, 也如靈國的疆域一般。 兩道流光一進入其中,就分散開來, 各自奔著南北而去。 其中一道來到北方, 與一枚玄璜合在一處,化作一名身穿朝服,腰懸印章,手持朝笏的卿士模樣。 一道來到南方,與一枚赤璋和在一處,化作一名身穿麻衣,手持禾穗、荷耒耜的農人形象。 這正是他之前所祭煉的禮神和稷神形象。 如今以借法之術,得了魯國和周國國君祭煉兩神的道理,自然也就能輕易的將其凝成相應的神敕了。 要知道這些道理可都是兩國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積蓄啊。 在兩尊神靈成型的剎那,整個神靈法域之中所有的玉都顯現出一種謙謙之感,儀儀之態。 仿佛每一道瑩光,每一個棱角,都帶著一種規范之感。 簌簌簌~ 玉石簌簌的長出了一株株玉制的作物,眨眼間鋪滿了整個法域的所有田地之中,煥發著勃勃生機和能量。 與此同時,靈國境內所有代表著靈國禮制的玉章、玉印紛紛泛起一絲神光。 同時以谷左等人開辟的,用于種植玉精米的靈田為中心。 國土之內所有的作物均受到一股神力的影響,生長的越發茁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