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劫數已過,海晏河清,倒是修行的好時候。 我們欲暫借竹山之地,依舊立下一個竹山教,為我嶗山教分教。 日后也會厘清是非,重新立下一個章程。” 待眾人分班就坐,看著大家時,田勇啟聲說道。 音如雷震嘹亮,能傳入每個人耳中,卻又不震蕩心神。 這教與宗、門、派、廟、觀等都有所不同。 本義為教育、指導,又有教化之意。 乃是以言而教,以教而化,作入道之門戶。 稱之為教門,或者教派。 之前的竹山教以《竹山劍典》的修行法門和求仙問道的口號。 凝聚教眾,籠絡人心,聚眾而奉己。 說是教派,其實更似一個修行者的幫派。 靈青等人乃是正宗的玄門道統, 如今既然立下教派,那自然不能如他們一般。 首先就是要立下一教之宗旨。 乃作:尊道貴德、重生貴和、我命在我、無量度人。 尊三清為祖,奉治世法師為師。 這治世法師就是眾人的師傅, 無當法師。 不過由于靈青之前立下觀宇,別人都見不得真名, 不便宣化。 因此眾人商議過后, 據靈青之前下意識書就的“治世無當”匾額,略作修改一番向外宣示。 而后又頒布清規戒律以作教規,宣示早晚功課經以作修行,又以新梳理的《竹山劍典》為典籍,立下諸般規矩。 此外,田勇任教主,靈青四人為長老。 各掌教化、經義、教務、巡察、督管、后勤等。 又從之前的竹山教弟子和各峒寨之中選拔了一些人,重新組建新的竹山教。 并責令各峒寨立下廟觀供奉三清、治世法師像。 一連數日,才將所有瑣事厘清,使得整個竹山上下煥然一新。 阮天竹和阮星竹兩人也如愿以償的拜在田勇的門下。 不過仍舊只是作為記名弟子,歸在竹山教門下。 日后是否能夠真正的歸在他名下,還得看兩人的造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