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一時在書廬中,見著他行了一禮。 “先生安好!” “坐!”王博明為他斟了一杯茶說道。 “前日應了要傳你修行,只是當時備考,恐你分心,也就沒再提。 如今卻正是好時候,現在學了,以你的學問,到了明年會試之時也能小有所成。 屆時經兩場大考歷練一番,必能收獲不小。” “多謝先生!” 寧采臣聞言頓時大喜,躬身拜謝道。 “不必如此,也是你本就治學通透,不是個只知死讀書的。” 王博明將其扶起來,又說道。。 “相攜一路,又一同中舉,也是你我的緣分。 再者我這法門也是與人相成的,若是能得桃李滿天下,對我修行也大有好處。” 王博明所修的功法名為《考功名錄》。 無論是自家應試還是設下題目考驗他人。 都能從中有所收獲,精進博學,增長修為。 并且無論師生越是功成名就,這反饋也就越多,因此他才不吝收錄傳授他人。 當然他也不是什么人都傳的,若遇著重要考核不過,自然也就失了精進門路。 他愿意傳寧采臣,也是因為這段時間,其經受住了考驗之故。 此外他還輔修正氣歌,養浩然之正氣,以之守正辟邪。 如今既已說定,王博明就請了靈青等人見證,正式的將寧采臣收錄為弟子,定下了名分。 接著就趁著秋試大勝之際,引導其修行入門。 借助中舉的功成名就,奠下根基。 如此過了幾日之后,大家正在觀中閑談,寧采臣突然面色一正,向靈青說道。 “道清道長,這些時日多有打擾,小生也是時候告辭了。” “哦,寧兄莫非有何要事?” 靈青一頓,看著他問道:“還是說我這觀中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 “并非如此,只是家中老母荊妻還日夜盼我回去呢。” 寧采臣連忙擺擺手,解釋道。 “那報喜的人估計早已將喜訊傳了回去。 若是久不歸去,恐其擔心。” 如今小倩已經不是如故事中般在姥姥手中受苦,也就求不著他相救, 自然也無甚深情。 而他也有荊妻在堂, 并號稱“生平無二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