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村中其他人并不知情,只是以為發生了一次小型地震而已,紛紛從家中走出來。 防止震塌房子被困在其中。 不過山中的震動卻越來越劇烈了,甚至有山石禁不住向山下滾落。 隨著震動,青云崮頂有一孔泉眼自中間偏西,一處凹池中洞開。 混濁水流汩汩流淌,填滿凹池,沿著崮頂邊緣處灑落,不一會便清澈如鏡。 自東方臺山中央處,同樣起了一座方壇,不過這方壇卻分兩層,且中間有個圓形的中空。 靈青手訣一變,一本樹皮樹葉纏就的書籍在圓孔處升起。 正是他手中的法術書—自然之書,此時受法壇催動,正散發出道道大自然的氣息,混合著濁煞元氣流轉五座山丘。 而后西方丁山,在他之前盤坐突破的地方,有一座八角壇。 壇上放著一枚令牌,受到煞氣一激,凌空飛起,在法壇上方滴溜溜的旋轉。 將流轉而來的元氣扭曲變化,作符紋模樣。 北方條山之上,順著山勢起了一座方形長壇,一如條山之形。 壇上有異生龍杖化作青龍飛舞,撫平煞氣蘊養地脈。 道道異化靈光照射,將原本便扭曲不停的元氣變得更加靈活。 南方桃山上則起了一座圓壇,乃是一個圓環套著一個正圓形狀。 從法壇中央處升起一面旗子。 鎮壓著想要從臺山頂升起的濁煞元氣,使其增益地脈。 同時梳理著元氣,使其在固定的位置凝結成一座小小的法壇模樣。 如同穴道般,遍布青云山山體之中,吸附著周圍的地脈氣息。 隨著五方壇起,五座山丘之下有微微黃光泄露,不一時就遍布全山。 仿佛整座山丘散發著明黃瑩光一般。 好在此時正直中午,萬里無云,倒也不是太過顯眼。 在起壇之時,落在大鼎之中的青云山模型也有明黃光線流轉,在山體各處凝結成一個個更加明亮的圓點。 此時,在靈青的感應中,周圍方圓數十里的天地元氣便不斷的向青云山匯聚。 而青云山在元氣的沖刷之下,雖然形狀沒有什么改變,但卻像是洗去鉛華一般露出清素淡雅的本質。 山上枯黃的草木也泛起翠意,似是誤冬為春,欲要蓬勃吐翠,蔥郁崢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