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無論如何卻無法宣之于口。 心中震驚的同時,也暗自警醒。 “怪不得靈關(guān)師兄如此說,那門中戒律可是有不得同門相殘的。 有此等異能,自然有能力約束大家戒律。 如此一來確實(shí)大家干系匪淺。” 不止靈青一人想通此節(jié),于是大家紛紛放下心中戒備。 一時之間,場中氛圍一如在山上一同學(xué)道時一般,甚至還多了幾分親近之意。 這真可謂是摻不得半點(diǎn)虛假、可托付后背的同門之誼。 “那不知師兄打算如何做?” 此時李立問起來也多了幾分隨意,多了幾分真心。 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在副本中三年時間和傳法師兄朝夕相處,若說沒有半分感情那是絕不可能。 情有所屬,自然對于宗門也就有了認(rèn)同。 若是能夠傳法度人、廣大師門,大家自然不吝出一份力。 至于如何出力,須出得幾分力,就得看靈關(guān)道人如何了。 畢竟大家學(xué)道乃是為得求仙,未成仙前又哪有那么多時間去蹉跎。 “嶗山本就是魯省道門圣地,我上清宮也是享譽(yù)一時,只是近些年來人丁不興,才衰落下來?!? 靈關(guān)道人聽罷,自然知道大家的心意,微微笑道。 “為兄打算先收嶗山各宮觀,整合為一。 以上清為尊,而三清共祖,重振嶗山教。 這事自有為兄去辦,無需勞煩各位師弟,當(dāng)然若是有愿意的,為兄自然求之不得。” 說起來經(jīng)過歷史演變,道教之中宗派繁多。 有按學(xué)理劃分的,如積善派、經(jīng)典派、符箓派、丹鼎派、占驗(yàn)派等五大主要類別。 有按地區(qū)分布的,如青城派、茅山派、嶗山派、華山派、武當(dāng)派等。 有按人物劃分的,如文始派、沖虛派、正陽派、重陽派、三豐派等。 有按門派劃分的,如太平教、昆侖派、靈寶派、混元派、清微派、玄武派等。 說法眾多,不一而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就說這嶗山之上,雖之前統(tǒng)稱嶗山道教。 但自春秋始,主要流派為方仙道。 其后太平道、樓觀道、靈寶派、上清派、華蓋派、全真各派,甚至連正一教都有傳承在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