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東山經》中還記載了這樣一種異獸,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張道靈說,“這種動物在中國是沒有,但是在美洲有。” “古代人畢竟他的描繪能力跟描述能力沒有現代人這么精準詳細,2015年在微博上曾經有一個用戶畫了一張圖,說七年前在南寧動物園看過一只動物,臉長得像猴子一樣,雞的身體,他一直想知道這動物叫什么。” 張道靈問:“你們知道后來這只動物是真實存在還是虛假的?” 不等二人反應,張道靈笑道:“這只動物就是紅腹錦雞,因為它的頭部,如果從遠處看的確很像猴子,那這個形象特別的深刻就印在用戶的腦海里,但是其他的特征已經被他忘掉了,所以畫出了一張猴子臉雞身子的怪物。” “像明朝史書上記載有外邦人進貢的一只麒麟,其實是長頸鹿。” “每個人觀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樣,他所認知和理解的就不一樣,盲人摸象,每個人摸的地方都不一樣,那么它所描繪出來的也完全不一樣,但這就是一只象,只是很多人片面的或者是偏頗的把他給描繪出來而已。” 凌焱鼓掌:“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山海經》我也有研究過,但是沒想到你研究的這么深。” 張道靈笑:“有人說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問谷歌,其實只要你有心去搜索一些材料,在互聯網之下其實都是可以搜索得到的。當然了,這就需要很強的判斷和資料收集能力,才能從無數信息中找到正確的內容。” 凌焱深以為然,他能夠得到易經的獎勵,主要是在網絡上搜索過易經的相關知識,積累了非常多的信息,在機緣巧合下,這些信息里的有用信息,就被整合起來,成為他的底蘊。 風水玄學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古代人對事物的認知并不如現在全面,而且古代人還有藏一手的壞習慣,再加上古代文字言簡意賅,后世需要翻譯才能知曉里面的內容,這些情況的存在,導致了風水玄學的傳承難以有序持續。 以道家張三豐祖師《參禪歌》云:“有人識得真鉛汞,便是長生不老仙”于是就有人拿著鉛汞去煉制外單,但事實上這是一種比喻,“蓋假鉛汞凡藥,巧喻性命真種”。道家所指的汞,借水銀本性流動,和鉛混合在一起就會凝固的這種特性,來比喻性和命。 人的念頭就是汞,也有人以龍來比喻,意思是念頭變幻無常隱現莫測;而凝神靜心,讓自己思想純凈,就可以降服念頭,性命交修,這凝神靜心,就是鉛,也以虎來比擬。這就是所謂的鉛汞合一,龍虎交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