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可能亞馬孫的創始人貝索斯,在當時也已經看到了。貝索斯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他畢業后在商業銀行工作過兩年,后來又在曼哈頓對沖基金 de shaw 工作了 4 年,是這家對沖基金的一名技術專家。 一九九四年的一天,他讀到一篇報道,說使用互聯網的人數在一年中增長了二十倍,于是頓然醒悟,辭了職,帶著作家妻子和紐約公寓里養的一只狗,一道離開了紐約,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貝索斯的一位投資人是他的繼父,一名古巴人,在貝索斯 4 歲的時候和他媽媽結婚。 古巴裔的繼父給了貝索斯一輛車,還從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三十萬美元給他作為投資。貝索斯夫婦開著繼父給的車,從東海岸的紐約出發,橫穿美國,五天之后抵達了西海岸的西雅圖。 這一路上,貝索斯的妻子駕駛汽車,而貝索斯則坐在副駕駛位,敲打鍵盤,在車上寫出一份商業計劃書。 那是一九九四年,在西雅圖。他們把新家的車庫改成了初創公司的辦公室,并招到了最初的兩名員工。最初亞馬孫在線銷售的只是圖書。曾經有一度,貝索斯挺郁悶,覺得自己放棄紐約那份薪水不錯的全職工作有點不值。后來算是挺了過來。一九九七年,亞馬孫上了市。 在貝索斯眼里,創業初期才是真正的艱難。二零零一年股票價格跌至谷底,對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大的問題;出了問題的市場本身,因為市場在那個時候,并不理解也不相信亞馬孫的商業模式。 亞馬孫是二十一世紀初期「.org 熱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它開創了一種新的企業增長模式:先奪取市場份額,再考慮利潤是什么東西。 在十年之后,華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初創公司,把這種模式運用到極致之前,亞馬孫已經提前十年給在震驚中摸不著頭腦的老派投資人,上了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啟蒙一課。 貝索斯最常說的話是,互聯網有可能是超出所有人認知的大玩意兒。長期看,這不是非理性的繁榮。如果不繁榮,那才是非理性的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