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家歡今年比朱珠大一歲,十九了,上完初中就不再上學。 家里條件是能供著她繼續讀書,可她自己讀不進去。 她爸吳漢良就給吳家歡找了個電影院賣票的工作。 別看只是個賣票的,八十年代的電影院也屬于競爭性國營企業,但凡跟‘國營’二字沾邊的,這會兒都很牛逼就是了。 吳家歡現在也算是有正經工作,端上了鐵飯碗的人,一個月能拿四十塊錢的工資。 吳家棟比吳家歡小兩歲,今年十七,九月份就要上高二,不過他成績中等,朱志敏還挺擔心他能不能考上大學的。 讀書能改變命運,大學畢業國家還給分配工作,農村戶口可以轉成城鎮戶口,端的是鐵飯碗,吃的是商品糧。 這就是這年代所有農村家庭父母們對子女的殷殷期望。 現在的高考錄取分為四個等級:重點、普通、專科、大中專。 朱志敏沒那么大的心想兒子家棟能考上重點,普通本科線是她的期望值,專科她覺得也可以,就是大中專相對來說,差了一些,只比沒考上好上那么一點點。 當然,目前大專文憑畢業的,國家也會給分配工作,但是單位和工種,肯定是沒辦法跟真正大學畢業的能比的。 要不咋說大學生金貴呢? 聽自個兒媽問起大女兒和大兒子,朱志敏替吳家明回答了。 “媽,家歡下午就得去鎮上上班,沒過來是怕耽誤時間,等下回她休息了,我一定讓她過來看您。 家棟這小子應該是被他爸趕去地里干活了,也得讓他多動動,書沒珠珠讀得好,人看著卻像是個讀傻了的。” 朱奶奶見閨女埋汰她大外孫,嗔怪道:“有你這么說自己兒子的嗎?我看家棟好著呢。 倒是家歡,在鎮上電影院上班,又是大姑娘了,你得多關心留意著點兒。” 朱志敏覺得自個兒媽是在拿話點她,她暗暗記下了,倒也沒當著其他小輩的面說女兒的事。 下午家里挺熱鬧的,李松柏和吳漢良也挺能聊。 朱珠去廚房燒了水,又叫二妹朱玥去把家里的茶葉罐子拿出來,再把茶具重新洗了一遍,端去客廳給舅舅沖功夫茶。 喝功夫茶配餅餌再合適不過了,朱珠讓朱玲把買回來的餅餌拿出來給大家嘗嘗,她自己卻沒爭著去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