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傳文又將書鋪里其他想看的書搜刮了一番,帶上這些,回到了瓷房子的書房。 翻著《老殘游記》,腦海里的想法逐漸清明…… 這倒是像一本武俠小說,朱傳文翻看著,心里暗暗稱道。 晚清時,機器印刷成了主流,《三俠五義》等小說其實已經一一出版,雖是武俠小說,“武”卻勝于“俠”,都是些依照個人勇武的故事。 而《老殘游記》這本書,老殘雖是個郎中,卻用頭腦與藥草匡正謬誤,全篇雖無武俠二字,但“俠”卻優于“武”,或許這種應該稱為“文俠”,朱傳文心里琢磨著,文俠用頭腦,武俠憑刀劍,都是來洗雪社會的不公。 如此,朱傳文覺得或許他該提筆寫一些什么,如今他缺大錢,不缺小錢,生計上的事兒不用發愁,也不缺人,面粉廠的工人,鷂子山的人馬,再加上工會的會員,怎么說也有三千多人。 直系的人馬不用多提,早就被朱傳文用家屬院捆綁了,如今冰城的清國工人有著上萬人,往后還會更多,這缺的便是凝聚人心。 如何聚人心? 朱傳文覺得得從思想上做起來,比如這老少皆宜的文學作品,工人大多都是文盲,但工會的人不算是,可以口口相傳不是? 這作品就選《射雕三部曲》好了,在朱傳文看來,首先篇幅夠長,其次故事曲折,最后作為自己樹立名聲的作品,足夠了!往后這《工會周刊》,再加一頁。 傳遞這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說不準還能激起一股子識字熱潮。 閉上眼睛回憶著《射雕》,好在朱傳文記憶力是真強,在后世,年少時的他雖看過文字的小說,但小半已經有些回憶不起來,倒是影視劇記得清晰,兩相印證,動起了筆。 時間就這樣緩緩來到1906年的8月,朱傳杰這小子又放假了,讓朱傳文很是頭痛,科斯佳那邊早就盯上了朱傳杰,一放假,帶著自己手上的工具就登門拜訪了朱家,倒是松了口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