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人在財務科圍坐,朱傳文也看起了賬本,俄國銀行的錢還剩一大筆,全在曹德忠那邊,1噸小麥約是16石,從朱家糧鋪的收購價是20兩,220噸也就花了4萬4千兩盧布。 朱春山拿出自己的設計圖,面粉廠算是又擴建了,上面畫著的正是俄國人那邊最新式的洋灰拱形糧倉,每個糧倉可以儲存小麥2000噸,每個糧倉分單元,每個單元儲糧就是200噸,還具有密閉性,小麥儲存1年完全沒有問題,堅實的基礎也告別了鼠害等問題。 兩個糧倉也快完工,這下,三江口的小麥基本上被漢耀面粉廠包了個圓兒,等建好之后,整個面粉廠一年的生產原料算是有了。這往后工廠還需要成立一個糧庫的管理部門,還是朱春山管著,這部分人選是從鷂子山派來的,大約有30人,負責保衛面粉廠和看守糧倉,槍和人都是朱開山定的,會在倉庫修好之后,跟著糧隊一起過來。 “挺好的。”朱傳文聽完朱春山的匯報說道。 有了俄國銀行貸款,朱傳文的面粉廠就實現了之前的想法,在全年糧價最低的時候吃進了整年所需的小麥原料,保證了往后每個月5000兩銀子的盈利。 所以,現在賬上放著的3600兩銀子,是完全可以動用了。 索性來了次分紅,夏元璋分得了360兩,朱春山暫定每個月工資100兩,分了300兩。因為之前沒定好朱春山的工資,這次先從朱傳文這一份里出。往后掙錢的日子多著,無傷大雅。 朱春山又是一陣推辭,往年哪見過這么多銀子啊,雖然他的采購科,動輒就是幾千兩銀子的支出,但這并不是他的,這一點上他可是很穩重。而且他現在和朱傳文一家一起過日子,什么都不用他出錢,那還好意思領這么高的工錢。 “春山叔,你就收下吧。”朱傳文不容置疑的將銀票塞到了朱春山的手里。 “春山,你就收下吧。”夏元璋也是幫著朱傳文勸道,“往后啊,你的工錢還得漲,你說我說的對吧傳文。” 朱傳文哈哈一笑沒說話,雖然朱春山沒有股份,但在工錢上朱傳文可不想朱春山拿的比夏元璋少太多,比起夏元璋,朱春山才是朱傳文真正最親的人。 工錢這個事兒怎么說,按朱傳文的理解,工錢算是對自我價值的體現,朱春山拿的少了,下意識就覺得自己話語權比夏元璋低,長此以往對朱傳文可不是一件好事兒,倆人地位相等,共同商議,共同配合,才能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這才是朱傳文樂意看到的。 所以這事兒,夏元璋可比朱春山想的通透,他也并沒有什么不滿,下個月開始朱春山的工資他也得出一份,朱春山最近的提高,夏元璋可是看在眼里,每天都在核賬對賬,既重視小麥的品質,又兼顧儲糧倉的建設,如此的盡心盡力,給份高工錢怎么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