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賀老四的事兒暫且不表。此時有一股子蒙古馬匪正在趕往三江口的路上。 蒙古,很苦,這是說那些平民。 自打1860年后,英、日、俄的不斷滲透,“洋教”、“洋行”的不斷興起,再加上清朝統治者新政的推行,民眾過的苦不堪言。 如果按人口基數組成金字塔的話,最底層的平民無疑是受壓迫的階級,往上是蒙古王公和僧人,他們借著“新政”通過對遷徙人口和原本蒙古牧民的壓迫,來獲得利益,繼續過著窮奢極惡的生活,這新政簡單來說就是稅,各種稅,一部分交給上個階級的清廷,另一部分截流,放入自己的口袋。 蒙古缺錢,這錢就是流通的貨幣,亙古存在以物易物的方式,不僅讓帝國主義賺的盆滿缽滿,捎帶著蒙古王公們也是大發橫財。 而處在金字塔最頂層這些帝國主義侵略者,他們不交稅,不懼清廷,靠著他們低廉的工業產品,換取著蒙古勞動階級的果實。 這中間還有著俄國人扮成的學者、商隊、傳教士一邊挑撥著各個部落之間的感情,一邊繪制著地圖,詳細記錄著蒙古境內的山川河流、各類礦產。 在這樣的條件下,底層的牧民被逼無奈,走上了馬匪的道路,干起著幾百年沒干的老本行,打秋風!說實話不論是官逼民反還是怎樣,在有了武力之后,這些屠龍者終究變成了惡龍,向著更弱者亮起了自己的肌肉。 蘇日立格便是這支60多人蒙古馬賊的頭領。他們都來自科爾沁右中旗。 “蘇日,前面就是三江口了。”一個馬賊向著旁邊的蘇日立格說道。 每年這個時節,他們都會來一趟三江口,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牛羊剛過完冬天,身上的膘都下去了,而且此時殺牛羊無疑是殺雞取卵,春天到了,牛羊會開始交配,大牛會生下小牛,羊群會有一群小羊羔出現。 沒辦法,身為部族的男人們,他們只能出來搶。 來三江口劫掠是他們和杜寶山的約定,每年,會給杜寶山20匹馬!當然,杜寶山也會用黃金向他們購買更多的馬匹。 馬匪剛到三江口,就打算直奔杜寶山大營,青龍山。但沿途卻看見一隊娶親的隊伍,打頭騎著的,正是杜寶山那匹青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