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翰林看了眼舒小白,不想計較舒小白這句相當愚蠢的問題。 “一個能夠被稱之為文明的群體,首先就要有足夠的人口數量?!? “多少達標?” “一千萬人是最低標準?!? “額……需要這么多嗎?” “當然,這就好比一種文化現象,如果僅限于一座城市, 這能叫文化現象嗎?這只能算是現象,所謂的文明, 是一個生活在有著思想、思維模式相似,文字、文化符號相同或者近似,一個政治結構或者是相同政治結構,同樣的信仰下的群體,如果只是少數人,不管這個少數群體有多高級的科技技術,都無法稱之為文明?!? “如果需要從兩位數繁衍到一千萬人口,需要多少時間?” “額……如果是近代的生活環境與醫療水平,同時以20年為一個繁育基數,大概五百年到六百年就夠了?!? “那如果是原始社會呢?” “天災、疾病、戰爭、野獸、饑荒,都影響著人口的發展,十萬年是一個最基本的時間線,而上述的每一個因素,都能夠讓這個基礎時間翻倍?!? “哪怕每個人都是荒野求生專家,也無法豁免我說的這些因素,更何況,在原始社會下,幾乎不存在荒野求生專家,所以保守估計,需要一百萬年,這也是一個物種從初期走向繁榮的最基本時間線。” 舒小白感覺,自己和他討論的不是時間,而是金錢。 動輒就是十萬年,動輒就是百萬年。 如果是以白瓊星的一年為時限。 而想要發展出一個封建王朝的文明,需要的是百萬年。 那么時間流速就需要調整到一百萬倍。 不過考慮到其中不確定因素太多。 并且自己也不可能將時間掐死在最后的時限。 那么自己至少需要加速到一百五十萬倍,或者是兩百萬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