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口問的是個大宮女,她年紀約摸著二十七八,身上的宮裝都與皇宮中其他宮女的不同——款式要精致許多。 “不想去。” 說話的這人帶著懶洋洋的腔調,卻不會讓人覺得不被尊敬。 ——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貴氣,無形之中壓人一頭。 他一身銀白長衫,墨發隨意簡單的在腦后挽了個發髻,用一根上好的白玉簪子束好。剩下的垂落下來,直到腰際。 若這樣就覺得他身上穿的很樸素就錯了——光是那根白玉簪子,抵得上平常人家半輩子的消費了。 更別提身上這用‘人魚蛟紗’附著了一層的長衫。 這蛟紗看似輕輕巧巧與普通的紗沒有什么不同,在清涼月光的照耀下,那色澤宛若緩緩流淌著的河流,深邃又暗藏危機。配著里頭長衫上繪制的祥云圖案,別有一番風味。 ——不但可以給衣裳添幾分光澤,還能抵擋利器的攻擊。 無論匕首的尖端多么銳利,都捅不進這軟綿綿的紗里。 段黎月是邱國數一數二的美男子。 他的才華與容貌并肩,曾是邱明皇十分贊賞的狀元郎——有民間傳聞,說是段黎月不是本國人,但在外救了邱明皇一命,才有了參加科舉的資格。 邱國的武將比文人多,對參加科舉書生的要求們都非常高,不止要看家境,還得看品行。期間考試數不勝數,從頭考到尾都要大半年。 故而大家都直截了當的選擇去當武將。 段黎月的傳說從他中了狀元之后開啟——如今邱國幾條正在被推行的國法,就是段黎月最初撰稿。 他還是邱國‘帝王策’‘妃·傳’‘臣說’等幾部流傳后世的典籍主要編撰人,國內銷量極好的幾本有關河山的典籍、有關藥理方面的書籍、有關農畜業發展方面的教育性手冊……都是段黎月主編。 他的學識當真是有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感覺,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不是吹的。 邱明皇本就是個惜才的人,面對段黎月這種全面發展的天才,更是重用再重用。 有進貢來的好東西,都是先給段黎月送去——民間傳聞不錯,段黎月確實不是本國人。 邱明皇生怕自己招待不周,好好的大才子就這么跑了,所以對待他特別小心翼翼。 就因為段黎月,內閣的地位在朝堂之中升了又升,隱隱有‘排六卿而成相之尊’。他雖然不是武將,威懾力卻不比諸葛南低。 朝中老臣見了他,也都得陪笑著上來叫一聲‘段大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