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討論,原本還能相提并論的兩人,支持何深的聲音逐漸有了,大過支持岳理聲音的趨向。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何深和岳理身上,在他們的眼中,只有這倆個人才有資格拿下最終的冠軍。 其他人?陪跑罷了。 如果其他人拿不出足以碾壓其他選手的實力,那么基本上就被所有人放棄,覺得他們只能去爭搶最后的第三名和第四名。 或者可以選擇爭搶一些特別獎項,比如最佳練習曲,最佳樂曲,最佳奏鳴曲什么的。 哦不,最佳樂曲應該是何深的肖邦敘事曲,最佳奏鳴曲應該是岳理的那一首b小調奏鳴曲。 至于練習曲…… 競爭的難度更大。 一大堆人在網上虛空pk,試圖找出一個何深碾壓岳理,或者岳理碾壓何深的論點,可是不管怎么找,都不是特別好找。 畢竟如果真的想要找出這種碾壓的感覺,必須兩個人在同一臺鋼琴上,演奏同一首作品,兩個人擅長的作品還全部都是同一個作曲家,這樣才有比較的意義。 就比如說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那樣,所有人都演奏同一個作曲家的作品,這樣才能更好的看出誰強誰弱。 一個擅長李斯特,一個擅長肖邦,這倆個人不管怎么比,都不好比較。 就在所有人找不到論點的時候,一些專門做音樂比賽測評的人,終于發出了視頻。 其中最為出名的一個,便是“小a說音樂”。 小a說音樂,最主要做的便是音樂比賽的賞析,分析各個演奏者的優勢還有劣勢,以及各個評委的喜好,以此來猜測比賽的冠軍是誰。 那群閑著無聊相互之間耍嘴炮的人,立刻奔涌向“小a說音樂”的頻道,快速點開他最新發布的視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