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允雖有些年歲,不過今日聲音特別宏亮。 「臣有奏表呈上。」 說罷,王允從袖中取出奏疏一道,雙手呈上,陳熙見狀,上前取過。 往回走時,不知為何,明明一份十分單薄的奏表而止,落在手中卻覺得十分沉重,宛如所有大臣的目光落在上面,都有重量一般。 馬日磾目視陳熙,神情不定,劉協也從中察覺到了百官情緒的異樣,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望向劉擎,心想:便是今日么? 而劉擎此時眉頭微皺,發覺事情不簡單。 王允和楊彪兩個老小子,暗中走動得這么勤快,難道就搗鼓出了這個? 奏表呈到劉協手中,劉協小心展開,小手不由得微微發顫。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長串名字: 「司徒臣允,太尉臣彪,御史大夫臣遵,光祿大夫臣忠,大司農臣嵩,太仆臣儁……」 三公九卿,幾乎齊全,唯獨缺了劉擎的人,如司空田豐。 這是劉擎有意而為之?劉協不知,只知手中這份奏表,分量確實十足。 劉協已是知事的年紀,那歷代先帝的事跡,也了解了大概,士族,宦官,外戚輪流專權,想立誰就立誰,想廢誰就廢誰,而當這么一群官位最高的大臣聯合上奏時,皇帝基本上,或者說也只能依著。 形式滿滿,帝順臣恭,不得不說,十分諷刺。 劉協繼續往下看,奏表所述之事,基本上是靈帝駕崩之后的事。 「變興輦轂,禍由閹豎,何袁乘釁,凌駕朝綱,二賊之惡,甚于澆豷……」 「劫遷省御,火撲宮廟,遂使九州幅裂,強敵虎爭,華夷鼎沸,蝮蛇塞路……」 劉協輕嘆一聲,心頭一陣抑郁,下面該寫什么,他不用看都已經知道了。 大漢內憂外患,岌岌可危之際,是誰站了出來,扶大廈之將傾,救黎民于水火。 「幸賴公子德膺符運,奮揚神武,芟夷兇暴,清定區夏,匡扶漢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