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擎有些懷疑的望了望周邊,發現只有典韋和張遼兩人帶甲,就連自己,也是穿著尋常袍服。 為了盡快趕路,將士與馬匹的戰甲,都壓在了輜重隊里。 所以自己這支兵馬如今看上去,除了齊整一點,精神勁好一點,也沒什么特別的,難怪對方并不懼怕。 “十個有八個說自己是渤海王的人,是何意?”劉擎開口問道。 很好奇,自從封了渤海王之后,他已經很久沒有回并州了。 “渤海王就是武州侯,就是雁門太守,是并州的大英雄,渤海王的人,誰敢劫,可惜大部分都是接著渤海王的威名跑路的,現在我們可不吃這一套!” 當著咱的面這么夸咱,怪不好意思的,劉擎看著典韋郭嘉笑了笑,緩解一下尷尬。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是渤海王?” “笑話,渤海王金戈鐵馬,所向披靡,其實爾等這幅模樣!” 人靠衣裝這件事,看來是自古有之。 這支黑山軍人數不少,而且圍而不劫,頗為有趣,劉擎來了興致,又問道:“我們的戰甲與兵器,皆在輜重之中,不信,你可以放過來,我們穿起來給你看。” “你當我是三歲孩提么!”頭領不悅道:“我楊鳳雖無大才,亦是讀過書的!快快交出身上馬匹財物,留下輜重,可繞爾等一命。” 我劉擎也是讀過書的,你不要騙我。 劉擎特意查看了一下這個楊鳳,別說,竟有60點武力,能與自己禁衛持平了,若不是遇上名將,這個楊鳳,領著兩萬多人,還真能橫著走。 “主公,待我一戟劈了他。”典韋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劉擎制止了典韋,如今殺人又不能得屬性,殺了他,除了大漢少一人,沒有任何結果,劉擎向來認為,所有人都是有價值的。 “如你所愿!”劉擎笑著答應了聲,而后從馬鞍后的背囊中取出三只錦囊,皆鼓鼓的,像是塞滿了錢幣。 劉擎將之交給班明,并示意班明給楊鳳送去。 楊鳳得意的望著“乖乖”就范的劉擎,心道這些大商大戶,就是要敲打,才肯老實,若再不老實,便殺上幾人,就老實了。 望著鼓鼓的錦囊,楊鳳伸手接過,放手里顛了顛,還挺沉,難道不是錢幣? 好奇心驅使他打開了一支黃色的小錦囊,從中取出一整塊物件。 是個銀塊,上方還只烏龜,調個面一看,楊鳳頓時怔住。 雖然是陰刻,但楊鳳沒有吹牛,他是讀過書的,而且認得這些字。 “雁門太守之印” 這……楊鳳雙手一顫,差點將官印摔落在地,險險的將之握在手中,背后一陣發毛。 雁門太守之印,這足以說明,眼前之人,就是雁門太守。 即便心中早已確定,但楊鳳還是鬼使神差之下,打開了第二只錦囊,也是一枚官印,不同的是,這方印章是金質的,是真正的黃金,上方依舊有一只烏龜,只是做工比方才那只生動許多。 楊鳳屏息翻面,“并州牧印”,四個字直接令其冒出了冷汗。 已經無需懷疑,這已經不是一種可能,而是事實,眼前之人,就是渤海王劉擎。 剩下一只錦囊之中,他已經無需再看了,甚至可以斷定,里面是“渤海王璽”。 那可是王璽,就這么拽在自己手中,楊鳳覺得自己腦子都有點麻了。 楊鳳連忙將官印裝好,一手拽進,一躍下馬,直接沖著劉擎跑了過去,噗通一聲跪伏在地。 “賤民楊鳳沖撞渤海王,罪該萬死!” 望著虔誠跪拜的楊鳳,劉擎松了口氣,望了望郭嘉,又望了望典韋。 好似在說:看吧!仁德的渤海王又避免了一場廝殺,數萬兵士免于腥風血雨。 事實勝于雄辯,劉擎向來是以理服人的。 “數萬人隨你劫道而生,終非長久之計,好歹你也算并州之民,本王身為并州牧,牧的便是并州之民,你既與我遭遇,便是天數,即日起跟隨于我,你可愿意?” “楊鳳愿以萬死以報大王!”楊鳳的頭又重重磕下。 “起來吧!” 楊鳳起身,高舉著手,將錦囊還了回來,又退了回去。 “你去整頓人馬,跟隨在輜重隊之后,隨我一同前去太原。” “喏!”楊鳳得令離開了。 劉擎也顛了顛手中官印,道了聲:“好東西!” “主公,王璽買時圣物,豈能……” 郭嘉沒有說出那句污穢之語,大概意思就是楊鳳乃一介賊人,豈能讓他染指王璽。 劉擎不以為意的將錦囊裝回背囊之中。 “奉孝,王璽乃王權象征,而我欲做仁德之王,用它來避免一場血光之災,這正是其價值體現!” “主公高見!”郭嘉贊道。 …… (ps:求推薦票,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