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本王聽聞,李城也被占了,那便作為臨時駐地吧,萬余人皆要吃飯,本王糧草,尚在途中,你們便忍耐忍耐吧!” 褚燕大聲回道:“大王放心,我軍糧草充足,無需大王接濟,大王若需要糧草,盡管開口!” 一旁的袁紹一聽,嘴角一抽。 黑山軍糧草充足?那是搶的自己的糧草吧! 他望向厲溫,似有難言之隱。 褚燕的話,厲溫也聽在耳中,別說刺袁紹的耳,連他厲溫聽了,都覺得不適。 黑山軍劫了袁紹的糧草,袁紹出糧請渤海王幫忙對付黑山軍,而渤海王沖鋒之計,黑山軍全軍投降,這樣,袁紹的糧,也便成了渤海王的了。 這屬實是雙贏了,渤海王贏了兩次。 “盟主,事已至此,還是向前看吧!”厲溫提醒了一聲。 袁紹又看了看隨眾,他們皆沒有發表感想,顯然不愿意在這個場合說出有損渤海王的話。 袁紹深吸一口氣,緩解一下胸悶,強作泰然道:“大王,既如此,我軍現行一步,糧草的事,待我回去,便第一時間安排!” 劉擎客氣拱手,笑道:“恕不遠送!” 說完,調轉馬頭,朝著李城方向行去,轉過身時,臉上的笑容逐漸夸張起來,但是沒有出聲。 這是留給袁紹的最后一點面子了。 兩軍分頭而行,黑山軍潮水般退去,讓出了濟水渡口,袁軍占領后立即準備渡河。 濟水湯湯,灌溉兩邊良田,袁紹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面,有些出神。 回想整個河內之戰,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占懷縣,過孟津,可就在袁紹準備一展身手,一鼓作氣兵臨雒陽之時,卻后院起火。 先是淳于瓊護送的糧隊被劫,后是懷縣大營遭到了西涼軍與黑山軍夾攻,而駐守懷縣的王匡出兵相救時,懷縣又丟了,致使袁紹前軍徹底斷糧,不得不全面撤退。 黑山軍不過一群山寇,他們真的有膽子敢劫官軍的糧草嗎?好像先前,從未發生啊! 而且黑山軍那一波調虎離山,占據懷縣,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群山寇能做出來的謀劃。 巧合,還是…… 袁紹總覺得哪里藏著問題,一時間,又不知問題出現在哪里。 “主公,渡河已準備妥當。”逢紀提醒道。 袁紹點點頭,頭也不回道:“那便開始吧!” 逢紀依然沒有離去,接著道:“主公,我軍糧草不能久支,且后軍又有追兵,實在不宜再度攻城。” 按照原定計劃,北渡濟水,是為了攻取懷縣,這是郭圖的建議,否則在河內,毫無立足之地。 逢紀顯然反對渡河攻城。 “元圖,你意如何?” “主公,河內之戰,自河陽一役,我軍便已露敗績,此時當回撤陳留,保留生力,再作它圖。”逢紀道。 袁紹轉過身,重復了一遍:“你意如何?” “放棄北渡,東渡平皋,再經廣武城渡口過大河,經敖倉至垣雍,與劉兗州匯合,方能最大限度的保存生力。”逢紀細細道來,一城一渡,皆說得明明白白,顯然是做了功課的。 袁紹略作思索,這不失為一條合格的路線,可惜是逃跑路線。 戰斗失利已經很丟臉了,難道丟臉還要丟要劉岱那里去? 就在袁紹猶豫再三時,郭圖來了。 “主公,將士已準備就緒,可立即渡河。”郭圖道。 見袁紹面色掙扎,郭圖不動聲色的瞧了逢紀一眼,他知道逢紀肯定又對袁紹說了什么。 “主公,后有追兵,時不我待!”郭圖提醒道。 袁紹眉頭一緊,隨即舒展開來,下令道: “渡河!” …… (ps求推薦票,月票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