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若不行,留你何用!”趙云道,說完,他瞥了一眼戰陣,喝道:“回去!” 就這樣,王基被趙云押回戰陣。 “王基已敗,降者不殺!” 在聲音嘈雜的戰場,趙云的話聲音不大,幾乎只有近處幾人聽到。 但“王基”“敗”“降”這類字眼過于敏感,先是近處的人聽到,看到,然后他們放棄了抵擋,最終,如波浪的漣漪一般,擴散開來。 投降對于已經失去戰心的人而言,就像丟棄一塊沉重的石頭一般容易。 這塊沉重的石頭,便是兵器。 拿著兵器,在戰場上就是被攻擊的對象。 咣咣當當,兵器丟了一地,趙云目視降兵,他們之中裝備參差不齊,有一部分,衣著要差許多,然而這種戰斗,一般豪強,是決然不會參與的,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為誰而戰。 王基一敗,戰斗終結。 “潘伍,清理兵器,命降兵搬回營中,吳岺,你率軍一千,前去截擊糧草,將之拉來營中!”趙云下令。 王基眾軍加起來,怕已接近兩萬人,所消耗的糧草,是巨量的,安平富庶,自然不會出糧食問題,所以后軍應該囤有不少糧草。 趙云當著王基的面,表現的如此專業,令他汗顏,王基臉色十分難看,若說收了兵器,還可以卷土重來,那收了糧,短時間可基本就沒戲了。 因為糧草需要時間籌備。 這邊戰事已然結束,而審配大營這邊的戰事,卻才剛剛開始。 博陵城頭成了最好的觀戰點,戰爭,對王邊與崔鈞兩人,是如此的遙遠,又如此貼近。 就在一年前,冀州爆發黃巾起義,戰爭就曾威脅過博陵一次,索性沒有攻入城中,所以兩人對于戰爭的認識,依然停留在古書的只言片語之中。 直到今日。 崔鈞不解,為何趙云遺留一半的兵馬在營中。 馬上,第二件令他不解的事發生了,面對三面之敵的合圍,審配竟然放棄了大營屏障的優勢,選擇了出營戰斗。 谷謀 當騎兵魚貫而出的時候,崔鈞再次被那騎兵的陣勢威脅到了。 “真乃雄壯之師!”崔鈞贊道。 “可惜不是我方兵馬。”王邊嘆了聲。 “趙云主動進攻王基,而審配也要主動進攻合圍之敵,明明寡不敵眾,偏偏擁有必勝的信念。”崔鈞突然一聲苦笑,“縣君,你我被此軍震懾,不丟人!” “也不知道趙子龍口中的我主,是何人也,能得此人忠心,必是英雄!” 崔鈞瞥了眼王連,心道:這眼熱的玩意竟也會夸人! “以冀州這數月變故看來,我已大概猜出趙子龍幕后之人是誰了。”崔鈞淡淡說道,話鋒一轉,“縣君,你可知清河郡尚有我崔氏遠親,清河崔氏之崔琰,原在甘陵做那小小甘陵相,然而,前幾日我得知,崔琰突然成了河間國相,而這事,發生在渤海王拜訪清河郡之后,其中蹊蹺,不言自明。” “渤海王?”王連面露詫異,這個名號一時風頭無二,因為被封的人,本就是冀州一號話題人物,劉擎。 若說少有人能配的上趙子龍,那劉擎,偏偏正是這少數人。 趙云建功主要在于斬張梁,而劉擎可是斬殺了張角,而且因多次對外族戰斗勝利獲渤海復國,自己成了渤海王。 就在王連陷入思緒之際,崔鈞突然道:“打起來了!” 王連頓時回神,望向戰場。 之間審配親自縱馬提劍,在營外整備好兵馬后,親領騎兵殺向北方來敵。 審配雖在沖鋒事位列于前,但是未過多久,他便被拋到了后面,問題便出在他的坐騎。 審配的坐騎,只是一批普通的代步馬,而騎兵配備的,那是百里挑一的戰馬。 “駕駕!”審配罵似的催促坐騎,見效果不佳,又拿劍身拍打了它幾下,坐騎的速度才稍稍抬升了一些,只不過與騎兵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審配怒不知何起,揚著劍向前一指,緊接著道:“殺!” 一眾騎兵也是詫異,他們自然認得審配,魏郡長史,按理是個文官才對,而且這次出征,他們都是將審配視作原來的田豐郭嘉一類的參軍角色的,實在沒想到他竟然舉起佩劍帶頭沖,若不是坐騎問題,說不定還真的被他沖在最前。 北方之敵,可不似嚴陣以待的王基大軍,他們本就是行進之中上來包圍大營的。 忽見騎兵殺來,威勢滔天,一時竟不知該繼續進攻還是后退。 部曲首領是一位叫何龔的胖子,何氏是蠡吾縣的大戶,主要經營桑麻,在博陵一帶有些名聲,他本人是王基故交,聽王基言說此戰勝券在握,好處多多,他便將族中數百部曲,以及所有壯丁,約兩千人,盡數拉來戰斗。 可見了敵軍來勢之后,何龔露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