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被這么一問,張繡不自覺的緊了緊手中之槍,正如劉擎所言,槍擊術,乃是他最得意的技藝,說一句擅長,他還擔得起。 不過武州侯問話,還是謹遵董公交待,謙虛一點,于是回道:“略知一二。” “我對槍術亦有所涉獵,不如我們比試比試如何?”劉擎邀請道。 劉擎的目的,并不是為了一試張繡深淺,張繡武力80有余,而自己如今已經92,戰勝他,肯定是有信心的。 劉擎為的是尋找一種進階型的訓練槍術。 趙云的槍術,過于巧妙精湛,反而難以在軍中推廣,而趙云所教的基礎槍術,已經十分成熟了,劉擎曾在董卓軍中見識過涼州騎兵的槍術,自那時起便有了這樣的想法。 “武州侯,此事萬萬不可,繡如何敢對侯爺出手!”張繡推辭道。 “無妨,典韋,去取一支鐵槍來。”劉擎吩咐道,他上前拍了拍張繡的肩膀,“不知道仲穎有沒有提,我擅沖鋒陷陣的事?” 張繡搖了搖頭,心中十分忐忑,看樣子,武州侯不像玩玩笑的,不過看武州侯的氣質,雖然白白凈凈,但眉眼之間的銳氣與面龐的英氣,倒似會武之人。 那便放點水,給武州侯過過癮吧,張繡心想。 鐵槍入手,場地也不用找了,眾人退回廊道中,院中便成了演武場。 劉擎雙手持槍,擺出進攻架勢,反觀張繡,依然反手倒提長槍,似乎要讓給劉擎一個先手。 劉擎沒有客氣,槍尖一抖,便刺向張繡,勢頭十分迅猛,那張繡或許是自信,或許是謙讓,不過無論如何,若是一槍都接不住,那他就太浪得虛名了。 果然,劉擎的攻勢立即令張繡認真起來,他向后退了一步,同時右手掄動槍身,舞過半圈后,左手接上,雙手持槍,向前頓挫,重重的擊打在劉擎攻來的槍勢之上,將之化解。 劉擎收槍再攻,由刺化掃,再裝上張繡之前,他旋即招架,動作短促而利落,輕松的化解了劉擎的掃攻。 初試兩槍,劉擎已經感受到了對方槍術意境,那就是快捷、迅猛,一招是一招,一式是一式。 趙云在敵陣中廝殺,總是舞槍如花,前刺回挑再橫掃,攻擊連綿不絕,和這個可謂天壤之別。 橫掃被格擋,劉擎回槍再刺,張繡再度將劉擎攻勢格擋開,旋即發起反攻,一槍劈來,速度之快,令劉擎也有些猝不及防。 劉擎退后,舉槍格擋,動作絲毫沒有遲滯,或許這便是武力對于人的提升吧,長槍猶如臂使。 見劉擎穩穩接下,張繡也有些意外,這一槍,乃是攻敵不備之術,卻被劉擎輕松化解,看來武州侯的實力,不容小覷。 張繡不再留手,突然猛的跨出幾步,槍借人勢,一槍刺來,劉擎立即擺出格擋姿態,卻見張繡突然轉變攻勢,刺擊劃過一道弧度,便成了挑擊。 虛晃一槍! 面對對手的攻勢轉換,劉擎看在眼中,并做相應對策,槍尾重重杵在地上,欲以槍身硬接。 “鏗!” 劉擎退后數步,這力量! 劉擎倒是大意了,雖然自己武力高出張繡10點,但是耐力也差了張繡一截,力量上,自己是處于弱勢的。 劉擎穩住身形,贊到:“羌涼槍術,果然犀利!再來!” “武州侯,那末將可就得罪了!” 張繡話音剛落,再度前沖,鐵槍青石地面一劃,發出一陣刺耳的聲響,劉擎心神一動,手中長槍條件反射板的揮出,與張繡的刺擊打在一起,雙臂感覺震了震,不等劉擎反應,張繡的新攻擊再度襲來,又是那種頓挫感十足的劈擊,硬接多了,雙臂都會發麻。 劉擎與張繡再度對攻了近十余個來回,張繡的力量很強,已經接近半個典韋了,劉擎心中評估,但是他的攻擊毫無優勢可言,劉擎可以輕易的看穿,格擋。 心中對張繡槍術有了評估,凌厲,迅猛,一板一眼,在戰場上,這便是最好的殺招。 劉擎叫停了比試,沖張繡笑道:“將軍槍法,重攻殺之術,十分適合槍兵練習,不知涼州槍兵,是否都是習此種槍術的?” “倒也不是,涼州人自幼習武,一邊可以打獵,一邊可以抵御羌人劫掠,槍術盛行只不過是因為兵器匱乏,削一根木頭便能做槍。”張繡介紹道。 倒是沒想到這一層,還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人,哪里會有這種系統性習槍的觀念。 “涼州百姓,一定很苦吧。”劉擎放下鐵槍,突然問了聲。 張繡也跟著收槍,又回到了先前的提槍動作,或許他覺得這樣省力,也或許覺得這樣比較帥。 劉擎的問題令張繡沉默了一番,涼州百姓,自然是很苦的,可是,誰在意呢? 連涼州的官員都不在意,為什么武州侯突然這么問呢? 這時,見兩人比完后,郭嘉沮授幾人也都過來了。 劉擎順勢問道:“奉孝,你以為,我們要多少年,能打到涼州?” 劉擎的話差點嚇到幾位幕僚,打涼州? 郭嘉回道,“主公,中原若定,短則三年,長者五年。” 他設了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先平定中原,涼州才能放上議程。 “我看未必!三年!三年之后,粟米滿倉,兵甲滿員,便有四戰之力!”劉擎道。 “主公,何謂之四戰之力?”董昭好奇道,最新加入,他對劉擎提出的新概念很是好奇。 “公仁,主公所言之四戰之力,便是同時迎戰四面之敵的能力,且都是規模以上之敵。”沮授解釋道。 這個概念,劉擎在打造工坊時,便將未來戰斗設想說給他們聽過,聽得他們熱血沸騰。 “憑空一想,便覺巍然壯闊!”董昭感嘆道,若是大漢有四戰之力,那區區黃巾與外族之敵,便可信手拈來了,如何會到如今這步田地。 張繡不明所以的聽著幾人談話,什么三年之內進攻涼州?什么四戰之地巍然壯闊。 武州侯要去涼州平亂?身為涼州人,他如何不知道涼州現在的尷尬境地,朝廷都考慮要放棄涼州了,若不是前漢陽太守傅燮堅持,恐怕真要成真了。 涼州百姓水深火熱,人人避之不及,這也是為什么他叔叔張濟攜家眷搬離的,也是那么多涼州義士愿意跟隨幾大頭領離開涼州,跟隨董卓的原因。 這種地方,武州侯竟然想著去收復?真乃國士無雙! 張繡心頭沒來由的拱上一絲火熱,那畢竟是家鄉!他甚至想著,日后,是不是有親手收復涼州的機會! 一郡吏過來,對沮授小聲說了幾句,沮授便道:“主公,諸位,宴已備好,請入座說話!” 宴會上,眾人先是高興了喝了三輪沮授新釀的銀光酒,如今董昭亦不算外人,于是劉擎主要招待張繡,打算將他留下,訓練將士習槍。 就算不能招募,也要先教上幾個月。 “不知將軍來時,可聽到雒陽什么趣事沒有?”劉擎問道。 張繡飲過幾觴,面不改色,回道:“回武州侯,軍中皆是粗人,所謂趣事,不過是些粗鄙之事,難登大雅之堂。” “在座之人,皆上過戰場,即便是董公仁,雖一介文士,也在數萬黑山軍猛攻下守城日久,大挫黑山軍,所謂軍中粗鄙之事,我等亦見過不少,將軍可盡管道來。”劉擎笑道。 “武州侯言重了,涼州人話糙嘴臭,豈能和中原王師相比!” 劉擎表示有意見,怎么田豐不在此處,可惜了,不然一定要領教一下張繡的【謾罵】,切磋切磋。 張繡想了想,道:“不過說起來有一事,我還真不解。” “何事?” “事關董公,我們去雒陽的一路上,事無巨細,皆是董公做主,可后來董公聽說小平津有一都尉,便要去拜訪,還說什么效仿武州侯。” 拜訪?效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