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我未及時發出,受到了皇后的阻止。”張讓和盤托出,如今為了活命,他什么都不想隱瞞了,甚至連劉宏最后一次睡宮女的時間,他都可以說出來。 “皇后緣何阻止?”董卓問。 張讓正欲開口,董旻搶答道: “兄長,這題我會!皇后不想封王,也不想州牧,是不希望她兒子繼位之后,徒留下一個空殼皇位,若各州立牧,皇權必定受其鉗制。” 董卓不可思議的看著董旻,心里不由得給他點了個贊。 這一點,董旻其實是從別人那聽來的見解,昔日劉宏要立牧,各方討論不斷,這一見解,便廣受推崇。 于是董旻默默記下,今日搬運出來,竟能得到兄長贊許,董旻很是開心。 “果真如此?”董卓朝張讓確認了一番。 張讓點點頭,表示董旻之言,已經說的差不多了,至少皇后,肯定是這么想的。 哪知董卓直接罵道:“婦人之見,還敢妄議國事,若劉辯繼位,令其攝政,豈不是貽害大漢!” “哼!你這賊子,陛下明詔,已加蓋印璽,你卻秘而不發,此乃欺君之罪!挑斷腳筋,送去雁門!” 董卓還是執行原來的方案,另外這詔書,也需要一并送去雁門給公子才行。 可詔書如此重要,必須要一個可靠之人來送才行。 董卓在諸位頭領中一掃,李傕不行,要帶兵,其他幾個都是大老粗,長得丑,公子見了說不定會生氣,張濟倒長得不錯,可是他也要帶一眾人馬。 最后,董卓將目光落在了張濟身后的英朗年輕人身上。 張繡,他記得,槍耍得不錯,常令他響起公子的趙子龍。 “張繡!”董卓喚道。 張繡走出,行禮道:“張繡在!” “咱命你率飛熊軍兩百,護送詔書至雁門郡,務必親手交給雁門太守武州侯劉擎公子,這三人,也帶上!” 完了還補充了一句:“需要他們活得送給公子。” “張繡領命!” 張繡很是開心,想不到這就接到將軍的特殊命令了。 “你且記住,見到公子,需對咱一般,不對!比對咱更尊崇的態度對待,公子但有要求,你需盡力做到。”董卓再次交待道。 張繡一聽,似乎董州牧對公子,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信賴,他了解不多,只好再度大聲應答:“公子但有所需,張繡定然全力以赴!” 董旻見董卓要將張讓送走,頓時勸道:“兄長不可,張讓乃是十常侍之首,如何要將他送出去?” 董卓善目一瞪,表示生氣了:“咱入雒陽,靠的是這些,而不是這些!” 他先指了指李傕郭汜等人,后指了指一種宦官。 董旻無言以對,只好閉嘴。 董卓大手一揮,下令道:“出發,繞路小平津,去雒陽!” …… 河東一望無際的沃野之上,剛剛經歷了一場廝殺,或者稱作屠殺,更為恰當。 蒲子縣是河東北部大縣,擁有三萬多人口,然而匈奴與鮮卑的雜兵流竄到河東之后,四處燒殺劫掠,搶收糧食,蒲子縣百姓蜷縮城中,甚至許多鄉里的人,也紛紛躲入縣里。 原本應該是希望的田野,如今錯過了秋播,使這里成了不毛之地。 張寧知道劉擎喜歡收俘虜與流民,河東流民上萬一波,已經由張郃安排護送了數次。 可這些外族雜碎,他們不配享受公子的恩賜,他們身上沾染了百姓的血,于是張寧下令,將四五千外族雜兵,全部圍殲于此。 劉擎早已下令,雒陽有變,便出兵清除外族雜兵,張寧也是接到了漢帝薨逝的消息,才采取行動的。 “圣女將軍,此戰大獲全勝,下一步,我們該當如何?”郭太問道。 按照公子要求,下一步是實際控制河東郡汾水以北的五縣之地,但不奪取縣城。 張寧目光掃過戰場,淡淡道:“先將死者埋了吧,切記,不要埋入良田之中。” 郭太點了點頭,“那大軍……” 埋人自然是不需要這么多人的。 張寧喚道:“郭太,楊奉,韓暹,李樂,胡才!” 五將上前,張寧接著道:“你五人各領一軍,駐扎汾水之北五縣之外,切記不可攻城!” …… (ps:求推薦票、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