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讓此時的心情可謂惴惴難安,他懷著忐忑的心情回到皇宮,召集趙忠、段珪、郭勝等常侍議事。 平日里,也是這幾人走動的最多。 昏暗的宮室內,只有一支小燭跳動,幾人圍坐在一起,張讓將白日里劉宏所說復述一遍—— 劉宏欲封劉擎為渤海王,渤海郡將改回渤海國。 其余常侍聽聞反映倒和張讓初聽時一樣,實在過于驚人。 “依我之間,陛下自知時日無多,欲借此事平心中愧疚,逝后好面見先帝?!睆堊寣⒆约旱牟孪胝f出。 眾常侍紛紛點頭稱是,以陛下如今狀態,自然不太可能有其它謀算,再說,就算要謀算什么,也一定會問張讓趙忠之看法。 此事十多年從未改變。 趙忠緊鎖眉頭,低聲道:“陛下行此事,是自知大限將至了,陛下若歿,我等如何是好?張常侍,何皇后那……” 張讓得意一笑,“何皇后可成我等靠山,屆時皇子辯繼位,何皇后攝政,我等輔之,必可保全?!? 段珪道:“張常侍,陛下歷來喜歡皇子協,若其立皇子協為帝,我等豈不是明珠暗投?” 段珪這么一提醒,張讓趙忠還真的怔住了。 陛下沒有立,不代表就不立了??! 有渤海國復這事在先,說不定他真的會再度憑喜好行事。 “何況——”段珪接著道:“我等與何進爭斗日久,已是水火不容,就算我等愿意投靠何皇后,那何進如何處理!” “何進、何苗與何皇后,相處不睦,正好離間之!”張讓道。 這時,一直不吭聲的郭勝發言:“諸位不要忘了,皇子協可不止陛下喜愛,還有董太后,亦會支持她?!? 張讓一陣頭疼,看來是自己將事情想簡單了,與諸位常侍一碰頭,卻發現各有各的理,而且還無法反駁。 原本他以為皇位順利過渡,而十常侍投靠何皇后,便可高枕無憂。 “再者,上軍校尉蹇碩,與董太后相近,此事若處置不當,恐會令我等生出嫌隙,那西園軍,可在蹇碩手中。”段珪提醒道。 這么一說,張讓就更遲疑了。 “往左往右,何進皆是阻礙,為今之計,我等可先除掉何進,然后說服何皇后,如此一來,即便事后董太后勝,我等亦除賊有功!” 張讓又出了個注意,眾人聽了,都覺得有道理,最后達成共識,無論左右,何進都是十常侍之敵,需除之而后快! …… 深夜深宮,謀事者不止這一處,董太后特地召來了蹇碩,詢問陛下之事。 十常侍中,也只有蹇碩一人,可算她的心腹。 “太后,張讓此時動作頻頻,先交何后,再交何苗,我看他們要站在何皇后一邊了。”蹇碩道。 “哼!這個賤人!”董太后罵了一句,“真當我什么都不知道么,皇孫舉止端莊,有君王風范,比那劉辯強出不知多少,何況陛下歷來喜愛劉協,這皇位,如何輪的到那賤人之子!” “太后息怒,劉辯欲立,無非仰仗其嫡長身份,加上外戚何進扶持,不過,劉辯有娘家人,劉協亦可有!” 董太后眼睛一亮,她的侄兒董重為驃騎將軍,亦掌軍權,可擔當大任! “蹇校尉所言甚是,明日我便面見陛下,令其以皇子協為太子,何進若敢阻攔,有你與董重,何懼何進!” “太后英明!” …… 在冀州元氏,也有兩個人在黑暗中小聲“密謀”。 此事已夜涼如水,劉擎躲在被中,只留腦袋在外面,而昭姬,只露出了半個。 她一手搭在劉擎身上,腦袋枕著劉擎肩膀,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從常山的變化,到父親的學堂,還有城東的新市坊…… “夫君,這段時間,你時常夜不歸宿,可是有事格外繁忙?” 沉默了一會的蔡琰突然問道。 劉擎某根神經突然一緊,原本他出征數月,蔡琰也不會過問,這么這一次突然提起了。 “嗯嗯,我能有什么事,只不過去周邊走走,你也知道,冀州并不太平,黑山軍,王芬叛軍,沒有一個叫我省心的。” 其實王芬哪來的叛軍,行刺失敗,他早就遣散了軍隊,而自己,也找了個山溝溝隱居了。 也真辛苦曹操一直找他了。 “夫君,雒陽信報稱陛下傷病愈重,已至不能食之地步,會不會萬一……” “不是萬一,是本就時日無多,距離天下大亂的日子,已十分接近了?!眲⑶嫠圃诟锌?,按理這個消息是絕密的,可劉擎的眼線是荀攸啊,他是黃門侍郎,宮中之事他清楚的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