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韓珩回道:“回主公,陰館新募集雁門新軍三千余人,另外按照主公吩咐,從南匈奴與鮮卑降兵之中,亦挑選出五千青壯,登記在冊,不過他們依然被發配山中,挖礦去了。” 劉擎點點頭,這五千青壯,算是劉擎的預備役,只不過是比較慘的預備役,若有一天真的需要他們,也要征召從軍。 “秋收臨近,北方必不穩定,需加強練兵,張遼,這三千多人,全部交予你統領,可有信心?” 劉擎一眼,眾掾吏皆面面相覷,直道府君大膽,那張遼張文遠區區十六歲,做個先鋒已經很了不得了,郡守竟然將全部新兵皆交給他統領,果真不是一般人。 劉擎的用意,他們豈會懂,張遼的潛力,他們豈能看透。 望著眾人反映,劉擎莫名一笑。 張遼站起,朝著劉擎拱手,“承蒙主公信賴,遼必定錘煉出一支鐵軍!” “好!我等著!” 劉擎欣然一笑,張遼此般年紀,正是鋒芒畢露之時,縱使他天資再高,如今也只是一員戰將,沒有經過戰陣洗禮,不可能成為一方統率。 劉擎抓大放小,其余的事,就丟給荀彧了。 距離七月十七僅剩區區數日,做好安排,他要準備去太原郡拜訪郭氏與董卓了。 …… 冀州,河間國,樂成縣。 劉宏故宅一個多月前便開始翻新了,劉宏入居之后,時常在院中發呆。 這是為數不多還有印象的地方,離開這里,轉眼已經過了十多年,即便是皇帝,也感慨良多。 張讓趙忠侯在一旁,安靜的陪著劉宏“發呆”。 良久,劉宏開口說話:“故鄉始終有一股使人寧靜的力量,在這里,能將雒陽的煩惱盡數拋卻腦后。” 趙忠道:“陛下,如今四方安定,僅余下一些宵小之輩負隅頑抗,不久之后,禍亂自消,那時,陛下在雒陽,亦不會有煩惱了。” “呵呵~” 劉宏一聲冷笑,令人不解其中之意,“趙常侍故居,亦在冀州吧。” 提到故居之事,趙忠便一陣惱火,他故居在魏郡,修得極為氣派,可惜被皇甫嵩上奏超標,還將超標部分皆拆除了。 不過皇甫嵩也沒得什么好,在十常侍的攻擊之下,不僅先前封賞的官位爵位兵權被收回,如今人也被打發到了三輔之地,不得回雒陽。 “陛下,正是。” “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光宗耀祖,人之常情。”劉宏淡淡道:“先前皇甫嵩奏你故宅超標,是你有錯在先,不過你侍奉朕日久,此等小心愿,朕還能滿足你,待朕回雒陽,便為你升官,故宅規格,也能隨之擴建。” “謝陛下隆恩!”趙忠連忙跪地謝恩,心中感慨,陛下這是回了自己故宅,有了惻隱之心了。 劉宏突然起身,朝屋內走去,兩人迅速跟上。 劉宏邊走邊道:“黃巾之后,我已久久沒有如此愜意了,真懷念以前無憂無慮之歲月,傳朕詔令,明日祭拜結束,后日便啟程回雒陽。” 張讓趙忠領命,兩人對視,雙雙搖頭。 他們都看出來了,陛下的寧靜與愜意是短暫的,更多的時候,依然是焦慮。 “黑山軍動向如何?是否對歸途造成影響?”張讓出聲問。 趙忠眉頭一擰,這種事不敢輕易斷言,“若后日啟程,卻有可能在黑山軍到來之前離開。” 張讓陰戾的罵道:“這幫反賊,真想叫蹇碩滅了他們!” “張常侍勿惱,西園軍好不容易為我等掌握,萬不可徒然消耗于匪戰之中。”趙忠勸道。 “對對對,還要對付那南陽屠夫呢!” 兩人齊聲陰笑。 …… 翌日,劉宏早起,在宮女侍候下沐浴更衣,故居之中禮樂聲聲,儀仗非凡。 依照禮制,劉宏在太常引導之下,一個一個環節進行著。 時間很快來到了午時,最后的祭拜禮結束之后,劉宏領著隨行官員出了禮堂。 這件事,算是了了。 未時末,冀州刺史王芬求見。 宣見后,王芬跪地求道:“陛下,黑山軍棄鉅鹿而攻安平,安平國兵力空虛,求陛下派兵支援。” 劉宏一聽,看了看張讓趙忠,以及太常太史等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