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冀州,鉅鹿郡,廮陶縣。 城墻之上,不少士兵都坐地休息,另外一些士兵來去匆忙。 不停有民夫從下往上抬著石塊、木塊,補充大量消耗的守城“重器”,而弓箭,早已經(jīng)用光了。 董昭一手持劍,一手扣在腰帶上,一路帶風的走過城墻,若是遇上傷重的士兵,他還會停下來慰問一番,命人將之抬下。 他望著退去的黑山軍,對屬吏道:“立即派出哨探跟蹤,看看黑山軍是否真的退了。” 董昭松了口氣,張牛角終于退了。 張牛角攻城數(shù)日,雖然沒有攻入,但廮陶兩千守軍,已接近人人帶傷,疲憊不堪,城中壯勇,也幾乎都被征召了。 誰叫太守郭典將外軍都帶走了,若不是董昭及時集合了數(shù)縣兵力,恐怕廮陶要破城。 “所發(fā)求援之信,可有回復?”董昭問。 “有,常山太守沮授回信稱,會派兵支援,只不過派誰領軍,派兵多少等細節(jié)并未言明。” “此乃軍機,豈能寫在心中,若為黑山賊所得,豈不是誤了大事!”董昭解釋完,又望著遠方嘆了一聲:“沮公與聲明大義,不愧能官封太守!” “縣長,張牛角退兵,會不會與之有關?” “必然如此!定是因為常山軍至,張牛角才會率兵退向東面,沮府君可是擊破了張寶數(shù)萬精兵,而那張寶,你別忘了,郭府君與董將軍,皆奈何不了,董將軍更是大敗其手。”董昭言語中,帶著微微遺憾,畢竟董卓姓董,他也姓董,雖不同鄉(xiāng),到底同姓。 董昭接著道:“能令張牛角如此果斷撤向東面的,必是常山都尉趙子龍領兵前來!” 屬吏顯然也聽過常山趙子龍的名聲,連連點頭附和。 “廮陶不失,我欠沮府君一個人情了!幸好廮陶守住了!” 董昭看看正在休整的將士,以及忙碌的壯丁,“不錯!” “都不錯!” …… “哈哈哈,不錯!” 廮陶之東,張牛角聽完情報后笑道,“昏君竟然敢這個時候來冀州,我張牛角即便是死,需要捋他幾根天子毛下來!” “頭兒!萬萬不可輕敵,皇帝身邊尚有數(shù)萬西園軍,還有數(shù)千皇家禁衛(wèi),據(jù)說還是前并州刺史丁原統(tǒng)領,此人可是常年與鮮卑作戰(zhàn)的。”張牛角身旁一人勸道。 此人裝扮文士模樣,只是衣服材質(zhì)為尋常土布,因識得字,又能說幾句正經(jīng)腔話,于是張牛角便引為軍師,一路幫著張牛角出謀劃策。 避開司隸攻冀州,便是他的主意。 跳過實力強勁的魏郡轉攻受黃巾荼毒最深的鉅鹿郡,亦是其主意。 一路下來,無往不利,于是張牛角對他言聽計從,直到攻打廮陶失利,方才第一次受挫。 張牛角對廮陶強攻多日,可惜都沒有破城,而此時,張牛角突然獲得了一個驚天消息—— 大漢天子,皇帝陛下,劉宏竟然來冀州了! 張牛角一開始不信,可這個消息越傳越玄乎,越傳越真事,最后連時間地點都明確起來了。 張牛角頓時惱了,身為黑山軍首領,承襲的是黃巾的衣缽,沒想到他沒有去雒陽,劉擎的皇帝反倒來冀州了。 這不是妥妥的扇他耳光么,張牛角和軍師思慮再三,決定引兵向東,伺機攻擊皇帝,若能擒得,他張牛角之功業(yè),自然不下于天公將軍張角。 此舉若成,必然能引起天下響應。 “軍師,此舉若能成,下一步該當如何?”張牛角問。 “頭兒,劉宏身邊自然跟了不少宦官,頭兒可先殺盡宦官,再昭告天下,必能得天下民心,豈不聞:天下苦宦官久矣!”軍師道。 張牛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深以為然,他就喜歡這種讀過書的人,總能說出很有道理的話。 張牛角領軍一路向東,行了數(shù)日,來到絳水以北的堂陽縣,張牛角并未靠近包圍縣城,僅僅是繞過去,這里已經(jīng)是安平國境內(nèi),距離劉宏所在地樂成縣,路程也只不過十日之內(nèi)。 根據(jù)軍師計劃,張牛角派出探子,準備在劉宏回雒陽之時,在安平國境內(nèi)截殺。 張牛角原本有兵力五萬,雖然在廮陶之戰(zhàn)中折損數(shù)千,但冀州依然有不少流民與流寇,他們總想著抱大腿,遇到張牛角這等大軍,多半會選擇歸附,這也使得張牛角的隊伍不斷壯大,如今,人數(shù)已過六萬,直逼七萬。 這也使得張牛角對此戰(zhàn)多了幾分信心,否則,區(qū)區(qū)四萬多兵力,張牛角還不敢與上萬的西園軍作戰(zhàn)。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