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董卓覺得牛輔所言十分在理,甚至比他區區貧富之理更加深入,除了各地有豪強望族不受其控制,并州還有個劉擎公子呢,他至今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自己不知不覺成了公子上官,這可是一個大問題,畢竟董卓心中清楚,他有今日,是誰在助他。 在場諸位,所立之功,與劉擎公子的正確指導比起來,不過是螢火比皓月,令董卓有如今選擇的機會,也賴劉擎公子。 董卓心中,不由得向掌握兵力方搖擺,董卓再度看向四人,視線直接從董璜身上跳過,董旻主張赴任,而牛輔主張保留兵力。 三人相互張望一番,最后大家一起將目光投到沒有發表意見的李傕身上。 “稚然,你來說說,該如何選?”董卓直接問道。 李傕略作沉思,回道:“將軍,赴任并州,與保留羌軍,有何沖突?” 董卓一聽,不悅道:“稚然可是不知漢律,為官一方,朝廷豈能允許你擁兵自重!” “將軍,羌軍并非漢兵,既未登名造冊,亦無本地籍民,將軍何須自己割愛,將羌人偷偷帶入并州,不就無事了?”李傕道。 “此事不可,萬一泄露,便是通敵死罪!” 董卓直接給否了,不過李傕一建議,令他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董卓望著李傕,卻見李傕目光發亮,顯然又有主意了。 “將軍,若是帶入并州不行,那帶入涼州呢?” “嗐!”董卓大喝一聲,頓覺身上壓力輕松了不少,他剛剛也正好往這個方向想了,想不到李傕也和他想到一處去了。 “咱知道了,牛輔!” “女婿在!” “我以你為主將,李傕為你副將,你二人率領羌涼降兵,進入涼州,可繼續征召涼州人或羌人加入,糧草不夠,便縱兵劫掠,如此,羌人天性亦能得到滿足,此乃一舉三得!哈哈哈!”董卓大笑道。 一舉三得,一來保留了兵權,二來可以充分發揮羌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興趣愛好”,三來,劫掠的物資可以補給與壯大自身。 李傕笑著點頭,顯然董卓所言,正是其所想,如此一來,便無需再抉擇,董卓的并州牧有了,羌軍也能保留,而且可以爭取進一步發展。 畢竟此時的涼州,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一支三萬人的羌軍進入其中,必能占據一席之地。 牛輔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絕妙的方案。 “岳父大人足智多謀,世所罕見,小婿佩服!”然后轉向李傕道:“稚然不愧為岳父左膀右臂,名不虛傳,牛輔佩服!” 董旻本就沒有什么意見,聽了這話之后,也微微點頭,反正董卓要去赴任,這一點實現即可。 畢竟,他身為董卓弟弟,在朝廷為官,當然需要一個地方大員的兄長,不對,是地方大大員,郡守便已經能稱敵方大員了。 此外,除了他的一廂情愿,何進將詔命交給他的時候,也是交待了話的。 務必令兄長接受并州牧之職,事成之后,可封都尉之職! 在場眾人,唯獨董璜似乎非懂,但他依舊跟著三人笑,因為在他看來,這也可以,那也可以,全都要,也可以。 解決了困惑,董卓心情舒暢了不少,也覺得沒那么熱了,若是再吃上一塊沙沙的西瓜…… “來人!上瓜!” …… 董卓眉開眼笑,而同在思慮同一件事的何進,卻愁眉不展。 將董卓舉薦指并州牧這個位置,何進是有私心的,什么民生凋敝,戰火荼毒,并州于朝廷已無價值之類的,皆是說辭。 董卓立下如此大功,何進壓力是很大的,因為他終究是袁氏故吏,即便他再舉薦,這恩情和知遇之恩比起來,還是差了一截的。 特別在這個重恩的門閥時代。 所以何進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來拉攏董卓,比如表奏為并州牧,另一層意義是,如今西園軍勢頭過盛,蹇碩愈發囂張跋扈,而他卻無濟于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