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甫嵩品嚼著這話,相比自己殺降十萬,劉擎公子對黃巾降兵確實仁慈許多,公子仁德之名,也終將會為天下人所知。 “南容,之后作何打算?”皇甫嵩撇開心中念頭,轉而問道。 “既然來此,我軍便聽將軍差遣。”傅燮爽快道。 “好,我欲渡河,進擊鮮卑軍!” …… 董卓望著眼前的酒樽,還有些許肉食,飲了數杯,覺得百無聊賴,進駐夏陽已有數日,可惜沒見到半點敵人的動向。 昔日他在河東,見了劉擎來使,公子信中有數道指令,其中第一道,便是令他駐守夏陽縣,稱外族聯軍北上無望,必定出河谷,進關中,而夏陽雖然不是關城,但是扼守河谷咽喉,敵軍要從此地過,必須拿下夏陽,否則別想出谷。 就算繞行,輜重可繞不開。 雖然心中有疑惑,但董卓還是將心中疑惑壓下了,選擇了相信劉擎。 他將酒樽中酒一飲而盡,隨后拿起案臺上的馬鞭,向外走去。 “你們幾個,跟咱騎馬去!” 佐吏連忙跑過來,張開雙臂攔著董卓,沖其笑道:“將軍將軍,且慢且慢!” “攔著咱作甚!”董卓揮了揮手中馬鞭,做抽打狀,不悅道。 “將軍,聽我一言,如今將軍體態漸豐,必是氣運加身,宏福駐體,豈能再受那顛簸之苦,將軍已非往昔勇夫,日后,該當駕車!” 董卓一聽,怒氣頓時消散,放下手中鞭子,哈哈一笑,“你倒是會說話,好好跟著咱,咱保你榮華富貴,去,備車!” 佐吏松了口氣,終于說服了將軍,看著將軍在馬上的模樣,他可提心吊膽。 總不能直言說董卓你快胖成球了,以后別騎馬了吧! 這時,門外跑進一人,對董卓道:“啟稟將軍,夏陽以北出現鮮卑軍,人數數萬!” “數萬!”董卓驚出一聲,竟如此之多! “速令各部兵馬上城防守!”董卓下令道。 來了夏陽,按照守城慣例,他也做了些準備,弓矢石木之類的,最關鍵的是,夏陽有一條護城河,引自大河之水,所以對守住夏陽,董卓是很有把握的。 “公子果然料事如神,我駐守此處,必得一大功!董卓遙拜公子!”說著,董卓沖著北面行了一禮。 “將軍,車來了!”佐吏道。 董卓乘車來到北城門,見鮮卑軍已經大兵壓境,護城河對岸,已是旌旗蔽空。 步度根騎馬來到護城河前,望著被架起的索橋,立即下令:“砍伐樹木,架橋攻城!” “步度根大人,后方發現漢軍,他們渡河而來了!” “什么!”步度根大驚,漢軍竟然如此果決,這么快就敢渡河西進。 “調轉方向,先攻后方之敵!”步度根下令道,雖然夏陽無多少兵馬駐守,但他知道,攻城若是稍有不順,很容易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還不如先解決后面的漢軍,畢竟漢軍撐死能有多少人呢?即便鮮卑大軍經過兩次分兵,他手上依然還有近三萬兵馬。 城頭上,佐吏看著鮮卑軍又撤了,一頭霧水的問:“將軍,他們為何又撤了?” 董卓大腹便便,爽朗一笑。 “哈哈!自然是因為沒有料到本將軍會駐守此處,鮮卑人知難而退了!” 董卓嘴上如是說,心中卻暗暗對劉擎的佩服又增加了一分,此城扼住咽喉不說,還易守難攻,這一步,便斷了鮮卑軍半條生路。 想不到公子在遠在千里之外,半月之前,便能預知如今一切,真可謂…… “公子真乃神人也!”董卓嘆道。 “將軍,你說甚?”佐吏一時沒聽清,以為是董卓有吩咐。 董卓正色看著佐吏,又是一笑,“你的一切,皆是咱給你的,你可知,咱的一切,都是誰給的嗎?” 佐吏搖了搖頭,“下官不知!” “那你聽好,咱的一切,都是劉擎公子給的!” 劉擎公子?這個名字好生熟悉,佐吏眼皮一條,自然想到了劉擎的來歷。 那個被陛下和十常侍針對的渤海王遺孤,雖然他是董卓出征長安時才開始跟隨董卓的,并不知道董卓與劉擎是何關系,但他知道董卓與劉擎為伍,必定會招來麻煩。 “將軍慎言!”佐吏提醒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