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擎率部先回了強陰,在大漢邊境,立了塊碑,上書:犯漢者鮮卑魁頭懸首于此! 然后將魁頭的首級擺在碑上,在石碑旁,還有一堆鮮卑戰死騎兵的尸骸,正從平城運來,將要在此地打造一座京觀。 郭嘉下令:將京觀鑄得高些,壯闊些,以震懾外族。 也為圓上自己吹下的牛皮。 回到平城,韓珩張遼高順等官皆出城相迎。 城門口,劉擎對眾人宣布道:“魁頭已斬,懸首于邊境,強陰縣與平城縣死傷之將士平民,大仇得報矣!” 韓珩一聽,詫異的望向劉擎,眼眶有些濕潤,新太守竟真的將魁頭給斬了,他重重的對劉擎躬身道:“府君英武!” “府君英武!”其余眾人效仿。 “你三人皆上馬,隨我回陰館議事,韓珩,此次你堅守平城有功,郡府將有你一席之位!”劉擎道。 韓珩眼睛一亮,即刻拜倒在地,“下官拜謝府君提攜之恩!” 系統:恭喜主公收服【韓珩】 收益:政治+0.73,當前政治71.72。 忠誠度:70% 劉擎下馬上前,將韓珩扶起,笑道:“子佩之才,不該限于這一縣之地,走,隨我去陰館,張遼,來!” “主公!”張遼應道,上前兩步。 劉擎一左一右拉著兩人往栓馬處走,留下高順一人,愣在那里。 “孝父,來啊!”劉擎催促道。 高順拱拱手,忽然發現,其他人皆以主公相稱,唯獨他,并非從屬劉擎,這種感覺,很是奇怪,顯得他完全是個外人一般。 兩日之后,眾人齊聚陰館郡府。 劉擎坐于郡守之位,郭嘉與荀彧分坐左右,郭嘉一邊,皆是劉擎本部僚屬,而荀彧一邊,是雁門郡原本的郡吏。 劉擎開門見山道:“本官初臨雁門,便逢鮮卑魁頭部犯境,故親率兵馬,深入草原斬之,今魁頭首級,懸于邊界,以懾外寇!” 此話一出,雁門郡吏一個個面面相覷,魁頭死了? 原本打得雁門郡苦苦支撐,差一點便崩潰的魁頭,短短數日,就被擊退了?不光如此,新郡守還深入草原將其斬殺,那可是鮮卑君主啊! “本郡守自南向北,沿路所見,雁門郡南,田地荒蕪,郡北牧場,亦無發達之畜牧,民生凋敝至此,百姓何以為生?爾等郡吏,皆食俸祿,可知朝廷之俸,來自何處?” 眾郡吏面露慚色,劉擎所言屬實,他們無話可說,可邊郡原本就是以軍政為主,一切皆服務于軍政,又何來發展其它之說,劉擎這般說,眾人心頭還有幾分委屈。 原郡丞王崴道:“府君容稟,雁門乃邊郡,時常遭到鮮卑匈奴馬匪抄掠,他們來去如風,防之極難,加之朝廷已廢棄強陰,那一曲軍,還是郭府君特派駐守的。” “郡南無馬賊劫掠,為何也這般荒涼?”劉擎一句反問,便將郡丞的嘴巴堵住了,一事無成就是一事無成,還非得尋理由,尋的還理由還是外因,可見這個王崴書不知道讀哪去了。 劉擎下令道:“即日起,荀彧為雁門郡丞,總掌一郡政務,王崴為功曹掾,佐其行事,為壯大邊軍,新設兵曹掾,司職募兵,由韓珩擔任,高順為賊曹掾,張遼為賊曹史,總轄本郡治安,其余屬官,由荀彧任命。” 王崴看著荀彧,郡丞之位,便這般拱手讓人了。 但心里也無話可說,無論是出身,還是政力,他皆自愧不如,荀彧名頭他是聽過的,潁川荀氏,門望比他太原王氏還大,而且這幾日見他行事,顯然治政水平亦是高出自己不少。 郡府的官吏封完,劉擎再看著郭嘉幾人。 “奉孝可要做官?”劉擎笑著問道。 郭嘉搖了搖頭,“做不來!” “那你便安心做軍師吧,典韋統率禁衛,為護軍司馬,褚燕,你以五百弓騎為基礎,擴充成軍,名為飛燕軍,你為軍司馬。” “喏!”典韋褚燕齊聲道。 “高順,待新兵募到,再為你擴部建營!” “高順領命!”高順正式回道,一絲不茍。 劉擎再將目光轉向荀彧,接下來的事,才是重中之重。 “文若,我已命人去請甘來,在雁門,還需成立一掾,我將之命名為礦曹掾,由甘來攜領,專職尋找并開采石炭與鐵礦。”劉擎對荀彧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