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可阻擋,也無需違逆。 宦黨既是自己仇敵,且是禍國殃民,殘害忠良之流,人人得而誅之。 “主公,兵貴神速,截殺曹紹本就節(jié)外之事,莫要貽誤大事!”郭嘉在旁再一次提醒道。 “奉孝所言極是,那便放過此賊。”劉擎忿忿道,“吾恨不能寸斷其骨!” 曹紹聞言,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生的驚喜,就在此時,劉擎拔劍而出,順勢一斬,血濺一地。 曹紹頭顱滾落,沾著污血塵泥,雙目依然瞪著,眼中似有希冀。 他以為的放過,是活命;但劉擎說的放過,是不將其虐殺致死,給他個痛快。 “將他們身上錢財與兵器搜出,做成賊匪劫殺。”劉擎下令道。 “主公擊殺宦賊余孽,替謝弼平冤,嘉當(dāng)代天下士人感謝主公。”郭嘉道。 “我是替自己的,不是替天下士人殺的。” “既是為己,亦是為天下,一者得孝,二者取義,主公可借此事?lián)P名,不必做此掩蓋之舉。” 從一次行動中謀取最大的利益,是謀士的職責(zé),這個利益可以是目標(biāo)的完成,可以是實在的錢糧兵馬的獲得,也可以是虛無縹緲的名聲,所以郭嘉給了如此建議。 然劉擎卻不這么認為,此事確實可以攫取名聲,特別是士子認為的名聲,非常得用。 但此時出名,無疑也會讓劉擎成為眾矢之的,宦官之禍根在于深宮內(nèi)廷,不動則已,要動,便要一舉將其拔除。 為了些許名聲就站在宦官與士人爭斗的風(fēng)口浪尖,豈不是自尋短見。 “些許名聲,不足為慮,此時平黃巾為第一要務(wù),無需節(jié)外生枝。” 十五禁衛(wèi)很快行動,將馬匹,兵器,錢財,盡數(shù)收起,劉擎率隊往東去追趙云。 游走了一波,不僅手刃仇敵,還收獲滿滿。 劉擎路徑濮陽城下,再度與皇甫嵩碰頭,濮陽之戰(zhàn)提前結(jié)束了,卜巳未能攻克濮陽,同時,皇甫嵩軍也沒能擊敗他,見王師趕到,卜巳選擇了放棄濮陽,向東逃走。 “皇甫將軍可知卜巳逃跑路線?”劉擎問道。 “兵分兩路,一路往河水渡口,另一路,沿河水往東北去了。” “沿河水?”劉擎倒是沒想到,安排兩路追兵,還是失算了,官道好走,他不走,反倒是沿著河水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