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都是華強北的野蠻生長史。 方啟博看著人頭涌動的街道,誰也無法想象,就是這么個小地方,居然培育了這么多世界級富豪,誰也看不出來,這點地方,為什么處處是黃金。 只有方啟博知道,如今的華強北人可以造收音機,造mp3,卻很難造手機,因為它擁有很高的技術壁壘。 不過,這種技術壁壘很快就被寶島的一家企業(yè)打破。 幾個月后,寶島的聯(lián)發(fā)科推出一款單芯片的手機解決方案,將攝像、mp3、視頻等功能全部集成于手機芯片之上。 廠商只要再加個電池和外殼,就可以生產(chǎn)手機。 而華強北憑借著完整的電子產(chǎn)業(yè)鏈,迎來了它最瘋狂的年代。 在此之前,華強北已經(jīng)是亞洲最大的電子元器件交易中心。 在此之后,華強北又成了全亞洲最大的手機交易中心。 而從港城來的水貨,和本土產(chǎn)的山寨貨,都是最搶手的玩意兒。 為了搶貨,渠道分銷商常常是半夜兩三點到工廠守著排隊,工廠的員工也在加班加點地趕貨。 而在華強北的交易市場,每天一開門,各地拿貨的商販就涌了進來。 由于生意火爆,一米柜臺的月租一度被炒到了幾十萬,轉讓費也高達上百萬。 不過當時很多生產(chǎn)仿制品的生產(chǎn)商不敢在手機上署地名,只能印上“sz”兩個字母,久而久之便喊成了“山寨”。 “山寨”一詞,就是這么來的。 如果有人問山寨機到底有多牛? 電池容量9999mah、喇叭音量隔著兩條街都能聽到的硬核“語音王”…… 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華強北都給你做到了。 想到這里,方啟博不由地搖頭苦笑。 如今的他,就是奔著山寨來的。 在市場逛了一圈,隨處可聞的叫賣聲,幾乎都是一些聽不懂的電子元件。 不過方啟博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東西,那就是以前山寨機使用的跑馬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