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面對這隱有不滿之意的話語,張玉賢不為所動,卻也不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平靜道: “學生這番前來,倒是有一個想法。” “啪!” 老人落子,沒有接話。 張玉賢明白,便繼續道:“我看了那草堂儒道傳人所作三篇詩文,確實都是難得一見的佳作,此子有大才!” 他輕嘆著搖頭,睿智的眼中有著贊賞,又落子開口: “而那莊行遠亦為此做出了承諾:若哪位大同書院弟子能對出其中一篇而不落下風太多,可任選他們三位大儒之一為師。當真也是好大的手筆!” 張玉賢身為當朝首輔,當年也是名動京城的才子,年少求學時也曾仰慕大儒,自然知道這些大儒的弟子名額有多珍貴。 “如此佳作,若以其為標準,有人能對出差強人意之作,那便說明那人亦有大才。自然有資格作為大儒的弟子。” 老人對莊行遠這個決定倒是頗為理解,覺得這并非是一種恩賜,反而是在借機挑選弟子。 對于草堂弟子那三篇詩文,他也認真研讀過一番,當時便驚嘆連連,對于草堂的亞圣傳承頗為熱切。 “老師此言在理。” 張玉賢點頭,而后抬眼望向天邊,隨后笑道: “也正因為此,學生有一個想法,還望老師成全。” “首輔大人位高權重,何事需要我這糟老頭子的成全?”老人反問道。 “自然是與太學府有關。” 張玉賢也不在意,依舊風輕云淡的笑著,緩緩開口: “那三篇詩文雖然先傳入大同書院,但那大同書院能對,我太學府自然也能對!” “我想以此作為一次考核:” 張玉賢頓了頓,隨即落子,聲音如同落子般堅定有力: “若是我太學府學生中,有誰能對出任意一篇差強人意之作,我便舉薦其直入內閣!” 聞言,老人古井無波的渾濁老眼中,第一次有了波動。 而隨后不久,整個太學府的學生,也如同大同書院學生一樣,陷入了瘋狂…… …… 對于京城同安因為這三篇詩文而引發的巨大變化,韓沐沒有親眼看到,但他確實切身感受到了。 因為,從《清平調》被當眾念出來開始,他便感受到源源不斷的天道回饋在滋養身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