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唐之傳奇文(下)-《中國小說史略》
第(2/3)頁
【注釋】
1)“元和體”:《舊唐書·元稹傳》:元稹“與太原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閭閻下俚,悉傳諷之,號為‘元和體’?!?
2)《鶯鶯傳》:元稹《鶯鶯傳》及下文所述李朝威《柳毅傳》,李公佐《謝小娥傳》、《南柯太守傳》、《廬江馮媼傳》、《古岳瀆經》,蔣防《霍小玉傳》,柳珵《上清傳》,薛調《無雙傳》,皇甫枚《非煙傳》,房千里《楊娼傳》,杜光庭《虬髯客傳》,魯迅《唐宋傳奇集》均曾收入。
3)楊巨源:字景山,唐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官至國子司業。
所撰《崔娘詩》,《全唐詩》卷三三三收入。
4)《會真詩》三十韻:《全唐詩》卷七九○收入。
5)李紳(772-846):字公垂,唐無錫(今屬江蘇)人,官至守仆射、同平章事。與元稹、白居易交往甚密,撰有《追昔游集》。所撰《鶯鶯歌》,一題《東飛伯勞西飛燕歌為鶯鶯作》,見《全唐詩》卷四八三。其詩云:“伯勞飛遲燕飛疾,垂楊綻金花笑日。綠窗嬌女字鶯鶯,金雀婭鬟年十七。黃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蓮質。門掩重關蕭寺中,芳草花時不曾出”。
6)趙德麟(1051-1107):名令畤,號聊復翁,宋哲宗時人。
所撰《侯鯖錄》,八卷,內容多為瑣聞雜事,也有關于文學的論述。卷五對元稹《會真記》考辨頗詳,并取其事作《商調蝶戀花詞》十闋。序云:“今于暇日,詳觀其文,略其煩褻,分之為十章。每章之下屬之以詞,或全摭其文,或止取其意,又別為一曲,載之傳前,先敘前篇之義,調曰《商調》,曲名《蝶戀花》。”詞末云“樂天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豈獨在彼者耶!”
7)董解元:約金章宗時人。所撰《弦索西廂》,一名《西廂記諸宮調》。
8)王實甫:元大都(今北京)人。所撰雜劇今知有十四種,現存三種,以《西廂記》最著名。
9)關漢卿:號已齋叟,約生于十三世紀前期,死于元滅南宋之后,元大都(今北京)人。所撰雜劇今知有六十余種,存十八種。有人認為王實甫《西廂記》只四本,第五本為關漢卿續作。此處之《續西廂記》即指《西廂記》第五本。
10)李日華:明吳縣(今屬江蘇)人。所撰《南西廂記》故事梗概與王實甫《西廂記》大致相同。《西廂記》為雜劇,《南西廂記》為傳奇。
11)陸采(1497-1537):原名灼,字子玄,號天池,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撰有《南西廂記》等傳奇五種。
12)《竟》:即《竟西廂》,實名《錦西廂》,清周恒綜撰。
《翻》,即《翻西廂》,清初研雪子撰?!逗蟆罚础逗笪鲙?,清石龐、薛旦、湯世瀅三人各有同名劇作?!独m》,即《續西廂》,清查繼佐撰。
13)李復言:名諒,唐隴西(今甘肅東南)人,曾任彭城令、蘇州刺史等。所撰《續玄怪錄》,又名《續幽怪錄》,內容多為異聞軼事。
其中《妙寂尼》,記謝小娥事。
14)關于明人則本之作平話,指明凌蒙初所撰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
15)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所撰《楚辭辨證》,二卷,內容系訂正舊注之誤。斥僧伽降伏無支祁事為俚說,見該書卷下:“如今世俗僧伽降無支祁、許遜斬蛟蜃精之類,本無稽據,而好事者遂假托撰造以實之。明理之士皆可以一笑而揮之,正不必深與辯也。”
16)羅泌:字長源,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所撰《路史》,四十七卷,內容主要論述我國傳說時期史事?!稛o支祁辯》,見該書《余論》卷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曲松县|
郎溪县|
兴国县|
陵水|
钟山县|
仪征市|
琼结县|
辽宁省|
西盟|
威海市|
肥乡县|
沐川县|
赤峰市|
江油市|
翁牛特旗|
平远县|
寻乌县|
桐柏县|
定兴县|
东海县|
新密市|
泰和县|
七台河市|
龙里县|
印江|
灌阳县|
临泽县|
维西|
合江县|
宣威市|
金沙县|
嘉兴市|
达尔|
岚皋县|
洛隆县|
万宁市|
华容县|
无锡市|
昌黎县|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