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4章-《農門婦》


    第(1/3)頁

    武陵先生道:“不如把虎子跟桂花糕送去百越,他們是王家的子嗣,若真有萬一,也不至于絕了王家的香火?!?

    碧青搖搖頭:“現在恐怕已經晚了,南征之后,皇上始終對武陵源存有戒心,若輕舉妄動,恐怕連冀州府也出不去,好在武陵源的生意不是王家一家的,好在崔九如今是南蠻王,只要他回來,必能保住武陵源,至于我們一家幾口,就看命吧?!?

    東籬先生:“丫頭,你自來不是個信命之人,這是怎么了?”

    碧青苦笑一聲:“之前是不信命,如今想想,或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兜兜轉轉怎么也避不開,既避無可避,也只有迎難而上了,結果如何,已經顧不上了,倒是先生,您帶著燕子及早回京吧,也省的你們爺倆要受王家的牽連?!?

    燕子忙道:“我不走,我要陪著娘?!?

    碧青摸了摸她的臉:“傻丫頭,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娘是沒路走了,才不得不如此,你能躲過去,娘心里很是安慰,娘教過你的,記得不,人活一世,命比什么都重要,有命才有一切,命要是沒了,就真的什么都沒了,所以,但能有一條活路,也不要想著死,更何況,也不一定就是一死,你爹南征北戰軍功赫赫,皇上或許看在你爹的份上,就饒了咱們一家也未可知?!?

    燕子卻不依,一頭扎在她懷里:“娘親說什么都沒用,反正我不走,從雁門,燕子就認定娘了,我也是王家的人,是生是死,咱們一家都在一起,我不走,娘趕我,我也不走。”碧青心里酸澀難言,順了順燕子的鬢發:“丫頭大了都不聽娘的話了啊。”

    燕子悶聲道:“別的都聽,就這個不聽,不聽?!?

    東籬先生:“老夫也不走,老夫就在武陵源,看哪個敢動老夫。”

    武陵先生點點頭:“丫頭,你先別忙著趕人,如今還沒到最壞的時候呢,劉盛既然想要銀子,就給他銀子,能拖一時是一時,師傅說句大不敬的話,宮里傳出些風聲,若有什么變故,此事便有了轉機?!?

    碧青知道師傅說的是什么意思,可這種事兒誰又說得準呢,不管怎么樣,目前唯一的應對之策只有拖了。

    武陵先生道:“此事當初瞞著大郎是不得已,如今到了這種地步,你還是得跟大郎言明才是,畢竟這是王家的大禍,他避無可避,早些知道,也好有個準備。”

    碧青點點頭,也知道此事再也瞞不得了,當晚,碧青思量再三跟大郎說了此事,預料中的驚訝憤怒都沒有,大郎只是頗為平靜的點點頭:“原來是鳳林啊,俺還說怎么瞧著如此眼熟呢?!?

    碧青一楞:“你何時見過常生?”

    大郎道:“你忘了嗎,當時是俺跟崔九送義和公主去北胡的,常生是雁門的大掌柜,雖他盡量躲著,卻也照過一面,當時就覺著他分外面熟,崔九又出去見過他幾次,你這一提,才想起來可不是鳳林嗎。”伸手抓住碧青的手:“媳婦兒你這么看著俺干啥?俺是你男人,媳婦兒什么性子怎會不知,當初崔家滿門抄斬,俺就料定,你不會不管,鳳林叫你一聲師姑呢?!?

    碧青道:“那這么多年,你怎么也不問我?!?

    大郎搖搖頭:“問啥,你是俺媳婦兒,你做的事都是對的,俺不信你信誰。”

    碧青靠進他懷里:“大郎,你信我,可現在我把咱們一家都送到了刀口上,這件事翻出來是滅九族的大罪,到時候,咱們一家子都的上斷頭臺,你就真的一點兒不怨我嗎?”

    大郎搖搖頭:“二郎常說,要是沒有你,他的命早就沒了,王家也沒了,根本等不到俺從南邊回來,有了你,才有武陵源,才有王家,只要咱們一家人守在一起,上斷頭臺也不怕,更何況,你這件事雖違了皇命,卻并沒有做錯什么,難道眼睜睜看著鳳林那孩子死嗎。”

    碧青有些更咽:“我還是錯了,當初不該把劉盛帶回武陵源,我總相信人性本善,只要對他好,即便不圖他的回報,至少他不會害你,可我錯了,有的人生就一副狼心狗肺,對他再好也沒用,喂飽了也會掉過頭咬你一口,大郎,其實我很怕,怕死,怕婆婆,二郎,爹娘,怕你們怨我,還有,咱們的兒子,他們還那么小……”

    大郎緊緊抱著她,感覺小媳婦兒的身子在自己懷里不停瑟縮,心里一挖一挖的疼,外人眼里小媳婦兒總是那么厲害,那么強,那么聰明,仿佛這世上所有的難事對于她都不算什么,小而單薄的身子扛起了多少家的生計,她那么善良,她不忍看見人挨餓受凍,她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過上衣食豐足的好日子,正因為她的善良,才有了如今武陵源的安詳和樂。

    這樣堅強的小媳婦兒,此時卻在他懷里瑟瑟發抖,她害怕,不是怕她自己死,是怕家人會受牽累,怕武陵源的鄉親們,深州,鋪子,一旦王家獲罪,會牽連多少人數都不清,這或許才是小媳婦兒最怕的。

    大郎低頭親在碧青的發頂,在她耳邊低聲安慰:“媳婦兒別怕,別怕,沒人會怨你的,相信我……”

    大郎的理解令碧青心里安定了一些,至少不像昨天那般慌亂,昨天她努力維持著鎮定,其實心里已經慌了,如今心里總算有了些底。

    大雪過后,武陵源忙了起來,所有人都出來清雪,雪太大,太厚,若現在不清,等一融成水,地里就澇了,雪清出來倒進秋天新挖的幾個大坑里,明年就可以種藕養魚,省的還得等著下雨。

    武陵源通往官道的路,常六跟安大牛從前兒就帶著民兵團,冒著大雪開始清了,就怕大雪堵住路,外頭的信兒送不進來。

    桃林里頭沈定山正指揮著給新嫁接的桃樹裹上防寒的油布,這才入冬就這么大的雪,不知今年得多冷呢,那些年頭多的桃樹,能撐得住,新嫁接的可不成,要是凍死了,明年桃林的收成不知要少多少呢。

    雖說深州的桃林有上百傾之多,可深州地旱,就算如今引了渠水,老天不下雨也不成,從冀州武陵源挑了最好的桃枝送過去嫁接上,一樣開花結果,可桃子就是沒有武陵源結的大,結的好,故此,桃醬桃干的作坊如今都挪到了深州。

    冀州的桃子可是寶貝疙瘩,誰還舍得做桃干桃醬啊,送到京城一錢銀子一個,送到北胡,那些草原上的貴族,一兩一個都爭著搶,以至于武陵源的桃子大多都運去了雁門。

    雁門的皮貨藥材運到京城卸了車,裝上紅棗,核桃,黑木耳等一干北貨從通州港裝船,一路南下,直達番禹城,上岸運到百越,在百越裝上嶺南的海產,水果,香料,大米,玉石,北上,到揚州的港口停靠,卸一半貨物,再裝上絲綢瓷器運回京城,從京城再分送各處,南北商道的通暢,使得王記的買賣更加紅火。

    沈定山都算不出生意有多大,就知道,從北胡到大齊,從大齊到百越,都有他們的王記,只要有王記的鋪子,就有武陵源的桃子,這兩年產的桃子愈發供不應求,故此,去年才又買下周圍兩百多畝地,用來種桃樹。兩百多畝地把周圍的兩個村子也都闊了進來。

    一說起買地這事兒,沈定山都覺好笑,人家賣地的都恨不能賣上個好價錢,可武陵源一說要買地,周圍幾個村子因為爭搶著要把地給武陵源,差點兒打破了頭。

    老百姓沒有傻的,眼瞅著武陵源富裕,靠著武陵源的臨山屯,也跟著過上了好日子,誰不眼熱,如今跟過去那些年不一樣了,過去是靠著地里的糧食糊口,就怕收成不好家里斷了糧,自從平了南蠻,九皇子成了南蠻王,嶺南一年三熟的大米,源源不斷的運回來,別的地方不知道,可在冀州府,家家的糧食都堆滿倉,糧食比白菜都便宜,指望著種地,餓是餓不死,可想過富裕的好日子絕對沒戲。

    若是把家里的地賣給武陵源就不一樣了,雖說成不了武陵源的人,可總會跟著沾光,王家的人性好,心善,跟著王家沒的虧吃,自己家的兒子要是能進王家鋪子當伙計,幾個孫子就能上武陵源的學堂念書識字,學本事,有了本事,就有出息,有了出息,就能光宗耀祖。

    一家人這么想還好,家家都這么想就是麻煩了,武陵源買地消息剛散出去,周圍幾個村子的里長就都跑了來,手里拿著村子里的地契,忙著往沈定山手里送:“沈管事,俺們村的地好,都是良田,種桃樹最合適。”旁邊的不干了:“你快算了吧,你們村才有幾畝好地,要說好地,還得說俺們村多……”你爭我搶,最后裸起袖子就要干架,白等沈定山把兩個村的地都要了才罷。

    沈定山如今想起來都覺好笑,從五年前開始,過了秋收,各地鋪子里不識字的管事都會輪流到武陵源的學堂上課,學算賬,識字,基本的管理知識,以至于自己這么個大字不識的莊稼漢,如今也能看念書了。

    抱著小兒子背上一首簡單的詩,享受著小兒子眼里的崇拜仰慕,那種感覺新奇非常,不過,自己還是背不下太長的,即便武陵源牌樓旁邊兒巨石上鐫刻的那首桃花源記,自己都背不全,卻記得其中幾句:“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之所以記得這幾句,是他覺著這幾句就像他們的武陵源,這是他們所有人的家,他跟所有的鄉親一樣,希望這個家永遠如此安詳和樂,子子孫孫都能在這里生活,所以,必須用心經營。

    沈定山正想著,忽聽路上有馬車的聲音,把手里的油布遞給旁邊人,出了桃林,待看見趕車的車夫,不禁皺了皺眉,自己錯了,不是所有人都把武陵源當家,也有狼心狗肺的,就如劉盛。

    劉盛這幾年雖沒怎么來武陵源,可他的管家劉二卻年年都來,即使遠在山西,一年也會來一趟,來的時候兩輛空車,走的時候裝滿滿當當,除了武陵源的桃子,還有最好的皮貨,嶺南的香料,江南的絲綢,什么值錢要什么。

    沈定山就納悶,他怎么張的開嘴,不是姑娘慈悲,他如今還在普惠寺要飯呢,他這個官兒說是自己謀的,不如說是拿著姑娘的銀子買來的,武陵源的人沒有待見他的,可姑娘交代了話,誰也不許對劉盛不敬。

    沈定山知道,姑娘是怕他們得罪了劉盛,被他報復,早知道是這么個混賬狗東西,當初他在武陵源的時候,自己豁出去一棍子打死他,也省的現在沒事兒就跑到武陵源來膈應姑娘,什么東西啊。

    不過,平常劉二都趕秋天桃子熟的時候來,這怎么又來了,莫非嫌上回拿的少,又來打秋風,忙叫了個小子去王家給定富送信兒,這劉二可是個夜貓子,來了準沒好事兒。

    定山不知道,這會兒劉盛正在車里美呢,雖說趕上大雪在道上耽擱了幾天,也沒攔著他的好心情,這人該著發財的時候,誰都擋不住,自己這些年一路高升,如今當上了山西巡撫,可他心里仍不滿意,山西可是個窮地兒,沒什么油水可撈,不是靠著王家撐著,自己這個巡撫還真不好當。

    王家如今的買賣越做越大,家里的銀子八輩子都使不完,沒事兒給那些窮老百姓使喚,還不如給自己呢。

    劉二道:“老爺,您不是說給咱們公子提親嗎,怎跑這武陵源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泽普县| 漠河县| 新营市| 武陟县| 乌兰浩特市| 科尔| 东平县| 雷波县| 交口县| 凭祥市| 高雄县| 宁夏| 壤塘县| 宣化县| 五常市| 婺源县| 安丘市| 永新县| 东阿县| 内黄县| 抚州市| 高淳县| 兴和县| 磐石市| 通许县| 奈曼旗| 天峻县| 都兰县| 托里县| 乐安县| 秀山| 温宿县| 班戈县| 虞城县| 都昌县| 辽阳市| 紫阳县| 曲阜市| 枣强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