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章店大欺客-《妙手千金》


    第(1/3)頁

    第6章店大欺客

    再說棠梨,進了城門便往東一拐去了魚市,這安州城雖說不算什么繁華之地,卻也有山有水,城外的小白河雖不寬廣,卻也是養育了這一方百姓,小白河里的鰱魚膠紙含量豐富,味道極為鮮美,沒有河魚的土腥氣,熬魚湯最好,且價格便宜,尋常百姓家里也能買的起,故此這安州的魚市極為熱鬧。

    棠梨進了魚市并未理會那些熱情招呼的魚販,而是直接去了最里面,拐進一個窄小的胡同進了個小院,院子里的老槐樹下坐著個頭發花白的老婆婆,正在哪兒做針線,大約年紀大了眼神不濟,縫幾針便揉揉眼,聽見響動,抬起頭,瞧見棠梨,便撂下了針線笸籮,站起來沖里頭招呼了一聲:“老頭子,小葉子來了。”

    說著伸手撣了撣旁邊的長板凳讓棠梨:“小葉子坐,今兒早上老頭子去小白河,網了幾條大鰱魚回來,足有七八斤,我還念叨著你要是來了必定喜歡,可不就真來了。”

    這李老伯夫妻沒兒沒女,就靠著李老伯捕魚過活,李老伯雖上了年紀身子骨倒硬朗,還有一份捕魚的好手藝,同樣是小白河,他捕的魚就是比別人的大,價格也公道,日子久了便積下不少主顧,不用去魚市上擺攤子,有想買魚的直接來家倒也方便,有了這份營生,日子雖不富裕倒也過得去。

    棠梨常來買魚便跟老夫妻熟了,夫妻倆知道棠梨姓葉就叫她小葉子,棠梨很喜歡這個稱呼,聽著親切。

    李老伯從屋里出來笑著跟棠梨打了招呼,便從墻上摘下了大抄網,往那邊兒墻根兒下的一溜大缸去了,大缸里是李老伯捕的魚。

    李老伯并不是天天都去小白河,一般隔幾天才會去,可只要李老伯去了便能捕到最大最好的魚,養在缸里等著主顧上門。

    大缸旁邊便是井臺,鋪著一塊青石板,李老伯一網下去,撈出一條足兩尺長的大鰱魚來,手腕一翻,那條大鰱魚便掉到了石板上,歡實的蹦跶起來,敲打的石板砰砰作響。

    李老伯撂下抄網,一把抓住魚腮,拿起旁邊的刀,用刀背敲在魚頭上,頓時那魚便不動了,李老伯利落的開堂,刮鱗,收拾停當,用草繩串好遞給了棠梨。

    棠梨接過魚看了看,琢磨著魚頭燉了給便宜爹補腦,這魚身子還可以剁成瓦塊魚燒,放多多的蔥姜大大的醬,多燉一些時候,等味道都吃進魚肉里,最是下飯。

    這魚吃的就是個鮮,等不得,棠梨也就不耽擱,撂下魚錢便走了,魚市街離著驛館不遠,穿過兩條街便是,走這條道正好路過慶福堂,棠梨便想起今兒在山上自己打謊說是慶福堂的大夫,那黑臉護衛跟水里的美人不會來尋自己吧。

    按理說若要出城從這條街上走最近,但因這條街的慶福堂里有一位聲名遠播的神醫,每天都有來求醫問藥的,偏偏這位神醫立下個規矩,每日只看三個病人,那些來求醫的第一天沒排到便等到第二日,第二日還未排到便又繼續等,有的干脆把鋪蓋卷都帶來了,就在這街上打地鋪,因此這邊兒每天都是人滿為患,棠梨深覺這個慶福堂的什么神醫有些過分,爺爺說過當大夫就是給人看病的,既然醫術高明便更應多為病人解除痛苦,這是為醫者的本份,一天只看三個病人算什么大夫,這規矩立的著實奇怪。

    況且棠梨也來慶福堂抓過幾次藥,這慶福堂名聲大,招牌硬,里面的伙計脾氣更大,真應了那句話店大欺客,對于上門抓藥的顧客都是代答不理的,若你方子上有貴藥還罷了,若只是尋常的便宜藥,那些伙計更是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白银市| 澄城县| 霍林郭勒市| 广水市| 中阳县| 沂南县| 宝丰县| 富民县| 习水县| 剑川县| 扶绥县| 西贡区| 凌源市| 武鸣县| 万州区| 苍梧县| 双牌县| 宁阳县| 色达县| 延吉市| 祁阳县| 西贡区| 临泽县| 读书| 陈巴尔虎旗| 台东市| 成安县| 赣榆县| 西乡县| 砚山县| 庆阳市| 虎林市| 吉水县| 高州市| 贵溪市| 赣榆县| 金门县| 永丰县| 乌鲁木齐市|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