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緊接著鼓聲便轟隆隆的緊湊的傳了出來,鼓意也開始漸入佳境。 玉石彈奏著琴弦,二人一齊作曲。 白澤立在城墻上,會(huì)心的笑道:“這一曲慷慨激昂,好似黃河流水洶涌湍急,豪邁不群,振奮人心吶。” 巨鼓發(fā)出的鼓聲一會(huì)緊湊,一會(huì)停歇,但是琵琶的琴弦聲卻不與其相同,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在鼓聲緊湊的時(shí)候停頓,在鼓聲停歇的時(shí)候發(fā)出緊密的琵琶弦音。 這種時(shí)緊時(shí)停的氛圍很快的把人群帶入了曲意之中,讓人心馳神往。 武成王黃飛虎雖聽不懂曲子,卻是也被這鼓聲和琵琶聲帶著入了意境。 這曲子居然有這種能力,太不可思議了。 伯邑考邊舞動(dòng)著鼓槌,邊放聲高歌。 不過這唱出來的不太像是在唱歌,倒像是在吶喊,像是在嘶吼,像是在咆哮。 盡管有巨浪齊天,吾不低頭,盡管天崩地裂,吾不俯首。 盡管吾淹于東海,尋石來填,盡管山川巍峨,破山造路。 收集五色神石,祭在爐鼎,煉石以補(bǔ)蒼穹。 火光乍現(xiàn),寒意退卻,暖意侵襲。 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故于湍流。 神農(nóng)常盡天下百草,肝腸寸斷,卻造福千秋萬代。 無數(shù)民眾還在猜測伯邑考舉著鼓槌要做甚,卻見他不停的揮舞著鼓槌,身邊有一女子在彈著琵琶。 他的詞一唱出,好像自己踏入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見列位先祖父輩在無邊無際的黝黑之中,找到了火種,找到了希望,他們拿著作物器具,在洶涌湍急的洪水面前從不認(rèn)輸。 天崩地裂,天下蒼生皆疲于奔命,只有人族禹皇興建堤壩,與這洪水相抗。 大禹的父親鯀,竊得了九天息壤,創(chuàng)造了一處又一處的大壩,庇佑了天下蒼生。 玉帝勃然大怒,以九年治水無德冠以其罪,于是舜死于羽山。 后世大禹治水,十三年的春秋如一日,三過家門視若無睹,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受萬民敬仰,傳頌千秋萬代。 不單單是人族興奮,巫族,妖族皆露出了感動(dòng)的神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