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后天時空則是基本喪失了產糧能力,雖然還有赤道和南半球,但是目前氣象條件太過惡劣,不確定性太大,以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注定要大量進口糧食。 雪國時空更慘,已經完全喪失產糧能力了。 全時空平均零下十二度的氣溫,根本沒法種植任何主流農作物。 這樣一算,僅后天時空約六十億人口,再加上雪國時空約七十億人口,互救會內部便面臨著一百三十億人的糧食缺口…… 再算上那些半產糧時空,零零碎碎算下來,一百六十億人的糧食缺口是肯定存在的,甚至會更多。 因為各個時空的生活水平是不一樣的,一些時空吃多點,吃好點是必然存在的。 哪怕是互救會,也沒資格要求其他時空好幾十億人一起當圣人,降低自己的日常消耗,省下糧食去供養其他時空的陌生人。 再加上現在《2012》時空在遷移的關鍵時候,產出的糧食要用來做壓倉石,保證在傳奇時空那段日子能安生度過。 所以現在互救會能動用的就只有傳奇時空的產糧,還有環太時空調劑出口的部分糧食而已。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就這兩個時空的糧食要養活一百六十億人……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一年之后,那邊就是2012年了,到時候產糧區沒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建設,反而又多了七十億張等著吃飯的嘴。 在可見的未來,糧食缺口還是會繼續存在。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那就是前一段時間人工合成淀粉技術就已經獲得突破了。 這個技術門檻對于各個時空來說并不是特別高,特別是一些時空之前就已經在這條路線上有過積累,重啟項目之后進度很快就取得突破了。 但是這玩意現在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只能在實驗室里操作。 這距離它快速完美所有工藝流程,做好工業化準備,建立起工業生產體系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哪怕各個時空都將這件事視作頭等大事來對待,沒個三五年的,估計還是看不到第一條生產線建立。 第一條生產線都要那么久了,想等這個工藝解決所有時空的吃飯難題那就更是遙遠了。 誰也不知道那要等多久。 “所以現在還是要放眼實際。” 張天元揉著眉頭,只能繼續跟袁和光商議怎么樣才能最大限度把新星球給利用起來。 現在除了基礎的建設外,更重要的是在那邊尋找平原開荒,然后建成農場區,在里面種上各種糧食。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張天元還表示哪怕道路修建趕不上也沒關系。 先把地種上。 到時候一邊種地一邊修。 如果地種完了,路還沒修好,他還可以直接動用時空隧道,讓農場就地把糧食轉運過來。 就連種地過程中各個農場需要的物資,都可以使用時空隧道轉送過去。 一切都是為了糧食生產。 袁和光也沒有推辭,第二天就拿出了一個詳盡的方案。 借助衛星,現代的殖民方式已經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派真人過去一點點測繪。 通過衛星圖像和數據,袁和光早就已經確定了這顆新星球大部分地區的基本資源分布情況。 整個星球的淺層礦藏他都知道,更別說是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 所以他立馬就圈出了二十塊可能適合成為農業主產區的地方。 “這些區域都還沒有派人去探索過,但都是平原,有水,從光譜結果上來看應該沒什么奇怪的物質,而且氣候溫暖濕潤……” 張天元聽著介紹,當即拍板決定,要用時空隧道各送一支小隊過去做進一步的探索和開荒。 就在探索小隊出發后不久。 雪國時空那邊也傳來了消息。 摩根團伙已經全部落網了! 同時,程萬里決定組織全球各國一起簽訂全體遷移協議,然后將摩根這些人推出去公審,在向全球人民揭示真相之后,再送他們上路。 所以張天元時隔半月之后又回到了雪國時空。 現在雪國時空的平均溫度已經降到了零下十五度,而且前幾天還在中東的沙漠深處又出現了一場大風暴。 原本的沙漠在這場風暴之后變成了雪漠,黃色變成了白色,閃得人眼睛痛。 但是當地人卻沒有因為天隆大雪而感到興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