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到陳峰走來,縣令范嚴頓時如見救星。 “武縣尉你來的正好!” 范嚴著急道:“最近我們陽谷縣出事了啊!” “什么事?” “哎!”范嚴愁道:“我們陽谷縣這幾年一直風調雨順,可誰知最近柳河村鬧蝗災,已經將那里的田地啃食,如果持續下去附近幾個村收成肯定要受影響啊!” 此事關乎范嚴的政績,由不得他不著急。 陳峰一聽,原來是蝗災。 他又和眾人交流了一會兒。 大致意思是陽谷縣附近有好幾個村出現蝗災,啃食老百姓的糧食,那些老百姓沒辦法都找到衙門來,想要有個解決辦法。 這事自古以來就不好辦,天災能有什么法子? 范嚴,縣丞,主薄這些衙門中人也是各個一籌莫展。 他們承認陳峰足智多謀,能將縣令的官印找回,但蝗災是天災。 以前也有過,很難有好的辦法。 盡管沒有辦法,幾人還是希望陳峰能想到一些解決方案。將目光紛紛看向陳峰。 陳峰思索一番,有些難辦。 蝗災處理不好,后果可重可輕,得看情況。 在宋朝,各地縣令會負責檢查巡視某個地方的蝗蟲數量,自古以來這也是必考課,因為在古代一旦發生災難還真沒法治。 如果發現某個地方的蝗蟲密度比較大,就趕緊讓當地的百姓進行捕捉。 而蝗蟲的繁衍和其它物種的繁衍有很大的區別,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會演變成蝗災。 這個蝗災根本不受控制,一旦蝗災徹底成型的話,多少老百姓都很難起到效果。 所以縣令最主要的一點任務就是將蝗災扼殺在搖籃里。 有些地方發生蝗災的概率大一些,當地縣令需要費心費力,有些地區長年累月不發生,他們就可以輕松些。 但縣令畢竟不是神,總有可能疏忽的時候。 比如有的地方縣令發現某個地方有蝗蟲,然后不想把這件事情給朝廷知道,所以就偷偷的昧了下來。 然后老百姓想捕捉蝗蟲,縣令也不愿意。 因為老百姓一旦捕捉蝗蟲,就意味著他之前向朝廷的奏報當中,沒有蝗蟲就已經成為了假話。 這么一折騰到這個地方的蝗災變得越來越大,轉眼之間成為了一個區域性的蝗災,就完了。 解決辦法也是有的,首先老百姓會把糧食能收得趕緊收,收不了的就只能瞪眼看。 其次老百姓會捕捉所有的蝗蟲,能捕多少就捕多少。 再接下來就是餓肚子,因為捕捉蝗蟲的體量,終究比不上糧食給自己的溫飽度,所以很多老百姓在那一年里面都會餓肚子。 餓肚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隨之而來極有可能會產生動亂。 見陳峰也無辦法。 縣令范嚴道:“我已經發了告示,誰若是能提供解決方法消滅蝗災,本縣會拿出八十兩作為獎勵。只是蝗蟲密密麻麻,成千上萬,怕也是無用啊!” 范嚴看向陳峰,希望陳峰能說上幾句。 陳峰想了想,蝗災這東西對古人而言確實缺乏經驗,但陳峰思量一番,腦子里也并非沒有辦法。 陳峰笑道:“大人,這事就交給我吧!其實也不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