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蛋糕和鍋盔店根據他最近觀察,真要開滿陽谷縣未必就好。 一旦市場飽門店和人手反而會成為負擔。 如果在開十幾家,搶奪的也是自家生意。 陽谷縣畢竟太小,市場有限。 在開兩家,差不多能占據陽谷縣所有蛋糕鍋盔市場,不存在漏掉的份額。 另外一家店鋪,陳峰決定弄點其他的。 至于做什么好呢。 陳峰已經想好了。 他首先將店鋪讓人裝修一番,同時又招了三個廚子培養。 在陳峰精心傳授下也不難,他們很快就能學到,這其中還包括一門新的食材,那就是臭豆腐。 不錯。 臭豆腐。 這玩意別小看,非常吃香的東西。 “臭豆腐在地球很吃香,市場很大,在宋朝更是新鮮物品,目前來說宋朝有豆腐,但好像沒有臭豆腐吧。” 陳峰想道。 如果賣臭豆腐,他就可以在開幾家店賺錢。 說起臭豆腐,其實也是有典故的。 相傳在清朝,一名進京趕考的書生閑居會館中,由于落榜想返歸家鄉,但路途交通不便,手中又沒多少錢。 所以打算在京攻讀,再次應試,只好在京謀生計。 于是租了幾間房,每天磨豆腐沿街叫賣。 有一次,他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用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后一心攻讀,便把此事忘了。 最后再次落榜,他傷心欲絕,回到家很是頹廢。 只是,忽然他想起缸腌制的豆腐,暗道估計已經壞了,他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豆腐已呈灰色,他嘗試了一番,有些傻眼,只覺得臭味中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耐人尋味。 他送給鄰里品嘗,卻都稱贊不已。這讓他大喜。 由于科考不行,他就賣這種臭豆腐,誰知生意日漸興隆,反而發財了。 陳峰將幾個廚師叫在一起,然后開始告訴他們如何制作臭豆腐。 一廚師道:“武掌柜,這是準備做什么?” “做臭豆腐!” “臭豆腐?”幾個廚師面面相覷,臭豆腐他們沒聽過。既然是臭豆腐這怎么吃? 他們搞不明白。 就看陳峰一頓操作。 把鹵水豆腐用刀切成豆腐塊。然后用蒸鍋把豆腐塊蒸熟。之后的步驟就需要幾天時間了。 反正幾個廚師天天在這里。 陳峰把豆腐塊放置陰涼處直到豆腐長出長長的霉線。 幾天后取出,用鍋把水澆開,放入小米開始小火熬制,直到小米湯面上出現一層米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