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清江浦碼頭,一群大頭巾正在依依惜別。 幾個仆人在把行禮之類的送上船后,一個個恭謹的等候在碼頭邊。 直到這群大頭巾們散開,他們才忙分頭迎上自家主人。 非常出人意料,可偏偏又在情理之中的是,這些仆人的數量還沒有走向船來的那群大頭巾多,這也就是說有幾個大頭巾連個仆人也沒。 這很沒讀書人的體面,可細細一想,也錯非是一群窮逼,否則誰會受秦朗的招攬呢? 秦朗別看在江淮名頭不小,可他到底不是大明朝的官啊。 現在秦朗正滿世界的找能讀書寫字的人,因為馬上他就要殺向海州了。 在郯城窩憋了好一陣子的小袁營終于露出了北上的勢頭,清軍主力都已經跑去齊魯北直隸邊界了,袁時中自然不怕他們再殺一個回馬槍來。而這也就意味著他秦朗要向海州進軍了! 紀莊內外的一萬多人,哪怕會有不少人離開,哪怕會有一些人留下來,他也有把握至少拉去一萬人。加上郁洲山島本身的百姓,還有一些工業布局陸陸續續的展開之后,秦朗必須要有足夠多能寫會算的人的。 所以他要找一些賬房先生、管事之類的人才。 這種人在淮安還是很好尋找的,自從秦朗叫人放出了消息,才五天時間,第一批人就已經被送上去往紀莊的船了。 基礎待遇不是很高,包吃包住,每個月一兩以上的月錢,級別不同薪俸不同。 這么個待遇,換個時間,秦朗根本不可能在清江浦找到那么多的人。 清江浦可是大明朝最為繁華的地方,這里的工薪待遇自然也是最好最好的。 但現在不是特殊時間么。 半個齊魯的明眼人都跑來了江淮,如劉昀這等人擠滿了商貿繁榮的清江浦,這里已是‘人’滿為患了,秦朗這么低的待遇也能招攬到足夠多人效力。 然后就是讀書人了。 秦朗對這些人并不抱啥好感,本來就有一定的感情傾向,又有張凌這個不好的遭遇,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愿意跟這群人打交道的。 但是這又怎么可能呢。 ‘文化’兩個字掌握著這些人的手中,秦朗哪怕想要培養出一批自己的人來取而代之,那至少都是好幾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派李猛與袁時中接洽的時候,他就感慨自己手下沒人可用,現在紀莊的攤子大了,秦朗就更需要一群‘賓客’一群‘先生’了。 雖然誰都知曉他要找的乃是一群幕僚幕友。 可秦朗不是官身,那就只能是賓客和先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