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飛逝,很快就轉到了正月底。 清軍的一些新動向陸陸續續的傳入了江淮,從年前就開始籠罩著整個江淮的緊張可怖氣氛消散開了。 所有人的心頭都松了一口氣。 清軍不再往南了。 他們分成了兩大集團,兗州的清軍已經開拔往北,主力看架勢是要敲開東昌府城。 阿巴泰引數萬清兵席卷南下的過程中,東昌府雖很多州縣被打開了,但府城卻依舊握在大明的手中,這對清軍的北返是一個威脅。 因為幾次入塞南略清兵返回遼東時候,不止帶著大量的戰利品,更會攜帶被他們俘獲的數以十萬計的男女,好以充作八旗包衣。 這回轉的路上是最容易出事兒的,隊伍拖拉的太長,所以一些關鍵位置,清兵是要盡可能的拔掉的。 同時西路清軍還分出一支兵馬向西而去,拿下了大名府境內的開州。 而清兵的東路軍,目標卻瞄準了青州、登州、萊州三府。 兵馬分做數撥,一隊從沂州出發,沿著沂水進入青州府,一路則從海州的贛榆出發,沿著海岸線向萊州殺去。 大量清兵匯聚到贛榆,一度嚇的袁時中直以為要大禍臨頭了。 結果清軍根本就沒去理會他,而是從贛榆北上了。 至此所有人都能斷定出,清兵已經無意繼續向南了,這從去年冬天開始就懸在所有人頭頂上的大鍘刀,終于被挪開了! 秦朗也明白過來,清兵為什么要打袁時中了,原來是怕自己進兵登萊時候后者添麻煩。 而袁時中在小勝了清軍兩陣之后,就乖覺的折回了朐山,這在清兵看來可就太聰明了。 既然袁時中乖乖的知趣,他們也就沒必要去花費巨大的精力和代價來打小袁營了。 畢竟小袁營與之都是有著共同的敵人的。 他們之間廝殺,那是讓‘仇者快,親者痛’。 黃臺吉幾次大軍入關,時間點挑的都很正確,比如崇禎十一年的“戊寅之變”。殺入中原的清軍不僅給華北地區以絕對重創,更令被重重圍困的農民軍乘機逃脫了明軍的清剿,比如被困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就有了喘息之機。 能行的話,清軍是絕不會主動對農民軍動手的,現在的中原又不是他們的天下。 如果小袁營不對之產生重大影響,他們也不會主動發兵。 第(1/3)頁